秦朔:十年召唤(2015-2025)|| 大视野

秦朔朋友圈 原创

2025-10-16 09:24

三十年前看过一部电影《阿甘正传》,里面有这样的台词:

“妈妈,我的命运是什么?”

“你要自己去弄明白,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会得到什么。”

电影最后的镜头是一根羽毛从空中落到阿甘脚边,再从地上飞到空中,忽高忽低,捉摸不定。

十年前,10月16日清晨,秦朔朋友圈上线。那一晚,我们在上海展览中心办了个酒会,我的同学吴晓波前来祝贺,他给我的礼物就是一盒巧克力。

当夜,陆家嘴花旗大厦的灯光秀,滚了几十次我们的中英文标识。

十年不寻常,不知不觉走了一段很长的路,心里很平静。

我们没有办庆祝活动。但在内心,对所有关心支持的人,我们说了好多遍:谢谢!

如果说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认清自己就像剥洋葱。这是最近看的《真北》一书中的比喻。

洋葱的外壳是你向外部世界所展现的自己:你的外貌、面部表情、身体语言、服装以及你的表达方式等。

打开这些外壳后,你开始理解自己的强项和弱项,开始了解自己想从周围的世界中得到什么;如果再往里剥一层,你会开始理解自己的价值观,以及你的个人经历是如何与价值观发生冲突的;再往里剥,你就会开始发现促使自己奋斗的动力究竟是什么。

十年前,发刊词里写道:“我想把我所感知到的时代温度和脉动好好记录,哪怕只是个人视角。”“我祈愿在这个新平台上延续自己的精神生命力,……让知识流动,让信心流动,帮助沮丧的开朗,帮助封闭的开放,让美好的更美好,让坚强的更坚强。”

十年,我尽力了。但夜深人静扪心自问,还是有很多遗憾。我听到了很多声音,应该更好地传达,却采取了选择性忽略。我为此而愧疚。

这十年,从外部环境到社会心态到媒体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于我而言,又到了一个自我反思和再出发的时刻。

“在你整个人的核心之处,你是谁?你的真北是什么?”

“你的真北,源于那些对你最重要的东西——你最珍视的价值观、你的热情和动力,它们是你生命中所有幸福与满足的源泉。”

越是充满不确定、脆弱与动荡的环境,找到真北越是重要。

十年前,中国的经济总量不到70万亿元人民币,今年会突破140万亿元。十年前,中国的货物贸易进出口不到25万亿元,去年已接近44万亿。无论谁都无法否认,中国已是一个巍然屹立、不可动摇的经济巨人。

也是在十年前,中国经济增速跌破7%,从此步入“L型”的长通道。

十年前,中美还在努力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奥巴马也表示“我不认同守成大国和新兴大国必将发生冲突的‘修昔底德陷阱’”。十年后,“树欲静而风不止”已成中美关系的常态。

十年前,我们知道气候变化是人类共同的挑战,那一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了《巴黎协定》,但我们想不到这十年会有新冠疫情,会有俄乌战争。

十年前,一场杠杆资金推动的“配资牛市”大起而后大落。十年后,房地产从巅峰一路下跌,复苏维艰。

十年前,从民营银行到民间金融,如火如荼。十年后,从P2P谢幕、刚兑破产到诸多资产管理、财富管理、大宗商品供应链金融的风波,让太多投资者一肚子都是苦水。

十年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被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十年后,很多激情洋溢的创业咖啡变成了又快又便宜的瑞幸外卖。

十年前,“打赢脱贫攻坚战”起步,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十年后,“三农”天然的脆弱性依然存在,就像最近中原地区连绵下雨,玉米地花生地被淹成泥潭,有的农民说“明年不种地了,去打工”。

十年前,“中国制造2025”提出。十年后,硬科技在科创板星光闪耀,一个个关乎安全的“卡脖子”难题迎刃而解,但竞争性内卷又变成新的挑战。

十年前,中国新出生人口为1650多万。2024年跌到950多万人,不婚不育渐渐流行。

十年前,写商业计划书的很多。十年后,考公考编竞争激烈,开网约车的,送快递和外卖的,搞直播的,成为灵活就业的主体。

十年前,民间投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占比超过65%;十年后,降到50%。与此同时,在中国货物贸易出口中,民企占比从45%增长到近2/3。国内投资更靠国资,对外出口更靠民企,新的“国民分工”正在形成。

十年前,是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十年后,智能手机的风光要由新能源汽车、机器人和AI大模型分享。

十年前,胡润榜中国首富的前五名是李河君、王健林、马云、宗庆后和李彦宏夫妇。十年后,是张一鸣、钟睒睒、马化腾、曾毓群和黄峥。

十年前,拼多多、地平线、影石创新、理想汽车刚刚创立,泡泡玛特一年的收入是4500万元,亏损是1500万元。十年后,拼多多的TEMU,影石的全景相机X5新品,泡泡玛特的LABUBU,DeepSeek的大模型在海外风靡。

十年前,微信公众号为中国内容创作者提供了空前的生存与发展机会,十年后,视频、直播、算法推荐成了受众注意力的主导者。

……

十年,一部巨人长成记,一部新质崛起史,也是一部持续的、多种结构的调整阵痛录。中小微一直在叫苦,地方债永远化不开。

从过去几十年的超常增长到现在的超长韧性,“进步时代”演变为“韧性时代”。而当经济利益分化变成越来越显性的福利保障反差,“改革共识主导”就向“后真相主导”迁移。基于事实的沟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要,但社交媒体平台上的立场先行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明显。

人需要理想,但归根结底是利益的动物。以人民为中心,关键是把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更好地结合在一起。

这十年,相比过去管理的几十人规模的杂志社,几百人规模的报社,上千人规模的财经媒体群,我们是一个最小的组织。我只专注于一件事,就是写字和准备写字。

秦朔朋友圈没有歇过一天。每一周,我的“大视野”也从不爽约。

这十年,我去过很多城市,乡村,国家。

我专访过比尔·盖茨、迪士尼董事长艾格、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尤努斯这样的人物,调研过众多头部企业,也和大量普普通通的创业者、打工者保持着紧密沟通。

大地是我师。无数我弄不清楚的谜语,通过一次次交流,就能找到谜底。

十年前的发刊词里写到了春秋旅行社和春秋航空的创始人王正华。他出生于1944年。那一年出生的著名企业家还包括华为任正非、联想柳传志、长虹倪润峰、万向鲁冠球、中微尹志尧、达梦冯裕才,等等。

前几天我和王正华通电话。这十年,他最满意的是自己彻底交班了,交给了两个儿子。儿子们很争气。过去两年,春秋航空都是中国最赚钱的航空公司,而其拥有的飞机数量要比三大航空公司少很多。

王正华的交班为什么成功?因为他首先传的是价值观,其次是知识和能力,再次是职位,最后是股权。

交班准备了多少年?二三十年!

王正华说:“我父母对我的家教,就是艰苦奋斗和节俭。父母经常说两句话,一句是‘钱一半是赚的,一半是省的’;一句是‘未富先富必不富,未穷先穷必不穷’,就是说你还没富,就想按富人的日子过,那一定富不了;你并不穷,但未雨绸缪,过穷日子,那一定不会陷入贫困。我也把这种家教传给了儿子们,他们的穿着都很普通,开的都是十几万元的车子。他们也非常勤奋,甚至过于勤奋,我经常跟他们说,要在健康体魄的基础上勤奋。”

除了传价值观,30多年前王正华就劝儿子要到国外去看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没错,但眼光、眼界要宽广”。大儿子去美国,二儿子去日本,都待了七八年,“站在巨人肩上来看世界”。

王正华高度重视技术的作用。创业早期,他推动旅行社搭建了内部网络,特聘从英国回来的IT专家,自主研发了“诺威网络平台”,实现全国统一出票、统一财务结算。从那时起,他就把春秋当成一家技术公司,然后才是旅游公司、航空公司。这种定位要求一直延续到现在。

企业领导人有良好的价值观,有开放开阔的眼界,超级勤奋又有技术加持,春秋不成功谁成功?

这十年,企业家的声誉和形象不断打折,误解如雾气弥漫。于我,二三十年前形成的理念是从来不变的——经济增长的经济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企业家发现与创新的经济学;生产性创新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企业家精神是广义的,所有热爱学习、在挑战面前勇于做出决策的人都能成为企业家,无论是在民企、国企、外企还是政府和社会组织。

并不是所有市场主体都能像王正华和他的儿子们这样幸运。

2022年我写《谁在支持中国经济的底座》,采访了广东韶关的90后茶餐厅创业者阿立。我问他每天工作多久,他回答:“一天24小时,一年365天。上班在做单,下班也想着怎么做,还要学习。除了吃饭、睡觉,都在工作,连做梦都在想工作的事。”这个回答给我带来了强烈的震撼。

后来阿立还微信我:“环境再差也有好的,环境再好也有差的,我们团队希望做‘环境再差也有好的’餐饮人。”

几天前我问阿立,生意还行吗?

他说:“最近一年逐渐从餐饮一线转移到做餐饮设计/营销/知识付费类了,帮助了挺多的老板,也做了很多不同的项目。”

我说:“你也转型了。”

他说:“大环境就算再差还是有好的,做第三方服务并不需要自己亲自下场,可以更好地发挥长处。”

我说:“山不转水转,水不转人转。”

他说:“做了挺多的项目,到最近我们也想重新下场去做餐饮项目。”

我说:“再转回来。”

他说:“还是对实业充满信心的。不过总体的趋势都比较谨慎,大投资×长周期×消费高,基本上都比较少老板愿意做。”

变是唯一的不变,你只能适应,而且是带着建设性的心态。否则便难行。

相比90后的阿立,不少60后、70后创业者遭遇的打击要残酷的多。我在广州的一位老朋友,过去十年经历了从上市的希望到上市的无望,到退出江湖,到屡屡被告,直至变成失信人,所有银行卡被封,从波峰到波谷……。

当他看了我写的“两个拥抱”(《愿你每天拥有两个拥抱,一个给自己,一个给别人 || 大视野》),他微信我:“幸好还算调节得好,否则大概率也会抑郁了吧,自认为是走出来了,实际有没有抑郁也未知。不知有多少人尤其很多老板,应该一直在负重前行,我就有邻居跳楼的。如何疏导心理,让那些困境缠身的人能平稳度过至暗时刻,需要整个社会的引导。不是都要创业,过平常日子,降低预期,可能就是‘小确幸’了。”

十年。命运扑朔迷离。有人成功,有人失败,有人坚持,有人躺平,有的躺平之后再站起来,也有的选择了永远离开……。

就像那根羽毛,它如此之轻,又如此之重。

无论谁都不容易。无论谁,其实都很坚强。所以,我们都需要更多的接受和拥抱。接受自己,接受别人。拥抱自己,拥抱别人。

在这个“慕强情结”根深蒂固,而且“强者恒强”的时代,那些在风雨中很容易就瑟瑟发抖的小草们,尤其需要关注的目光和温暖的阳光。

我们也需要更多相信。相信生命中总有属于自己的“阳光照耀的地方”,那就是你的“那拉提”。

十年前,我写《用希望连接生命与生命》的发刊词。“为什么要辞职创业?本质上,源于内心深处的悸动和不安。”

十年后,我的内心依然充满悸动和不安。相比十年前,我对很多问题的认识深化了很多。何以中国?何以中国经济?何以中国企业家?

我觉得,我离解开这些谜语,距离是越来越近了。

无论时代的召唤还是心的召唤,只要还听得到,那就继续向前。

写时代需要的,写内心认为重要的,为解决自己的思想问题而写,为中国明天更好而写。这依然是我不变的真北。

十年前那个凌晨,我醒来,脑子里跳出一句话——“如果上帝不拿走你的过去,就会拿走你的未来。”

所以我出发。

此刻,又是一个凌晨。音乐剧《猫》里的那段旋律袅袅响起。

Another night is over

Another day is dawning

所以,我继续出发。

 —— · END · ——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