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资,刚刚签约10家GP

投资界 原创

2025-10-16 00:22

投资界-解码LP获悉,近日在2025上海国际生物医药周开幕式上,上海国投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合作基金签约仪式举行——浦东中生、凯辉赛诺菲基金、泰福资本、比邻星创投、千骥资本等10家机构现场签约。

如此盛况,留给创投圈深刻印象。

由此望去,上海发力生物医药产业的一幕跃然纸上。

上海超级母基金

又出资了

投资界了解到,上海国投公司是定位于“基金管理+创新孵化”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专业平台,作为耐心资本、长期资本、战略资本,引领带动多元化资本活水注入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助力产业筑巢引凤,加速产业形成集聚。

为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全链条创新发展,上海国投做了两件事:

一、2024年,总规模225亿元的生物医药产业母基金成立,旨在通过构建“耐心资本+全周期赋能”模式,更好发挥“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产业投资、并购整合、补链强链功能;

二、2025年,总规模150亿元的上海未来产业基金成立,定位为逆周期耐心资本,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和引导作用,锚定科创“核爆点”,聚焦推动科技“从0到1”原始创新转化。

截至2025年10月,上海生物医药产业母基金、上海未来产业基金已合计投决生物医药子基金近60亿元,其中市场化遴选18个子基金,放大倍数近6倍;上海生物医药产业母基金作为基石出资人,认缴上海生物医药并购基金22.5亿元。

最新一幕,则是上海国投与联新资本、张科禾润、泰福资本、凯辉基金、浦东资本、千骥资本、德联资本、成为资本、本草资本、比邻星创投共10家机构进行了签约。

这也是生物医药圈久违的一幕。

上海,崛起一个万亿产业

放眼望去,上海正在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正如一组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规模持续增长,从2021年的7617.14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9847.0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8.94%。2025年上半年达5005.66亿元,预计今年将突破1万亿元。

在业内的印象里,上海生物医药企业License out交易领跑全国。嘉和生物、艾力斯、迈威生物等企业率先通过NewCo模式出海。外商投资准入有序放开,已有33家外商投资企业参与人体干细胞、基因诊断与治疗技术开发和应用试点,30家外资医疗机构在本市设立并投入运营。

创新成果同样不斐——2021至2024年,上海医院牵头或参与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1486项,2025年1-8月新增202项。2021年以来,已有9款药品在美国、日本、印尼等国家和地区获批上市,联影医疗、微创机器人等创新医疗器械成功进入国际市场。

具体到企业层面,截至2024年末,上海生物医药规上企业达2183家,涵盖制造、服务和批发业。联影医疗、复宏汉霖、艾力斯等头部企业产值稳居前列。复星医药、上海医药等7家企业跻身“中国医药工业百强”,联影医疗全球医疗器械排名升至第57位。2021至2024年上海累计有46家企业上市,到今年九月新增上市企业4家,另有多家企业正在推进上市。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国际TOP20药企和TOP20医疗器械企业中各有19家在上海设立总部或研发中心。2023年以来,罗氏制药、第一三共、美敦力、西门子医疗、翰森制药、直观复星、信达生物等企业的一批高能级项目相继落地。

目前,上海正全力打造浦东和闵行两个产业集聚区,以及浦东、闵行和嘉定三个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聚区,汇聚创新和产业资源,不断提升集聚区发展能级。

“如果你离开浦东,离开张江,你可能找不到同类人,这样不利于人才和资源的集中和整合。我们在张江很幸福,很有安全感,在这里也很容易形成文化的共鸣优势。”复宏汉霖CEO朱俊一句感慨道尽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积淀的深厚。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