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程序之基 守护实体公正——宛城区综治大讲堂详解民事诉讼核心规则

人民微视 转载

2025-10-15 21:14

10月14日下午,南阳市宛城区综治大讲堂第十一期如期开讲。本期特邀宛城区法院有着30余年审判经验的杜鸿同志,以“民事诉讼中的诉讼参加人和管辖规定”为主题授课。杜鸿不仅多次获评先进个人、荣立三等功,其开创的“未成年人三审合一”工作模式与“法庭+社区+民调+N”调解法获上级法院肯定,曾任职的宛城区法院东关法庭更跻身河南省法院系统首批“枫桥法庭”。

授课中,杜鸿明确“程序公正是实体公正的根本保障”,并聚焦民事诉讼核心要点展开讲解。她强调,正确界定民事主体是厘清权利义务的首要前提,随后结合审判实践中10类高频纠纷情形,系统梳理诉讼参与人分类及规定,重点解析当事人与代理人两大主体。针对实践中易出现的“漏列、错列”当事人问题,她细致拆解风险点,特别提醒参训人员需审慎核查,并明确近亲属中的姻亲担任代理人时,必须具备抚养或赡养义务这一前提;同时着重叮嘱,委托人出具委托书时需精准填写受托事项与代理权限,严防程序疏漏影响诉讼进程。
课堂尾声,杜鸿以“既要告对人,也要进对门”的生动比喻,阐明案件管辖的重要性。她指出,管辖通常遵循“原告就被告”原则,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同时详解特殊情形:追索赡养费、抚养费案件及部分网购合同纠纷,原告住所地法院可管辖;不动产纠纷则由不动产所在地法院专属管辖。此外,她还介绍,被告可在15日答辩期内提出管辖权异议,法院查证异议成立的,将依法移送至有管辖权的法院审理。
“诉讼法既是对诉讼参与人的约束规范,也是对司法机关活动的规范。”杜鸿在总结时强调。此次讲堂为参训人员准确理解、适用民事诉讼规则提供了精准指导。
下一步,宛城区综治中心将把“综治大讲堂”作为常态化学习机制,持续充实工作人员知识储备、拓宽社会治理思路方法,着力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切实增强中心社会治理效能。
供稿:袁永强 白晓杨
编辑:吴冬霞
审核:王 贵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