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收抢烘齐发力 登封筑牢秋粮丰收“安全线”
连日来
持续不断的阴雨天气
给秋收工作带来了不利影响
为确保秋粮颗粒归仓
登封各地“抢”字当头、争分夺秒
雨歇人抢收
烘干机不停
腾地为晾晒
为粮不惜力
护粮保粮安
这场连绵秋雨,已经刷新了我省的历史纪录。据省气象台监测,9月16日以来,河南阴雨日数达19.8天,较常年同期偏多9.9天,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多。连续的降雨天气,土壤墒情饱和、田间积水增多,秋收进度、作物存储及后续秋种均面临一定挑战。
为最大限度地降低不良天气造成的影响,确保秋粮顺利归仓,登封市高度重视,多措并举,通过服务保障、机械调度、抢收烘干等举措,守护农民一年的劳动成果。
与时间赛跑,抢收抢烘决战秋收
“多亏了社区干部和志愿者,不然我这几亩玉米真要烂在地里了。”看着家门口堆得整整齐齐的玉米,中岳街道康村社区群众李阿姨眼眶泛红,不停向志愿者道谢。
在这场秋收抢种中,让“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在登封各地具象化为一个个温暖细节。为应对降雨导致的粮食霉变风险,登封市中岳街道各社区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组织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形式多样的“三秋”抢收抢种与秸秆禁烧志愿服务活动,全力保障每一粒粮食颗粒归仓。
国庆假期,秋意渐浓。“玉米熟了却摘不了,心里急得慌!”家住康村3组的孤寡老人宋大爷望着田间的玉米地,眉头拧成了疙瘩。群众有需求,社区有行动。康村社区党总支第一时间摸排辖区秋收困难情况,针对无劳动力、行动不便的困难家庭和孤寡老人,迅速发起“国庆护秋收”志愿行动,号召社区干部、党员志愿者主动靠前,用“志愿红”为秋收保驾护航。
10月2日清晨,雨丝还在飘洒,10余名社区干部、志愿者便带着镰刀、编织袋等工具,分批前往困难群众的玉米地。“大家分工协作,先掰玉米、再装袋,最后集中运到农户家门口晾晒,千万别让粮食受了潮!”社区书记现场统筹,话音刚落,志愿者们便迅速投入战斗。
在中岳街道花楼社区,“党员助农抢收”行动正在展开,党员干部们冒雨来到田地,帮助辖区群众掰玉米,扛运、清理、整理,各个环节井然有序。尽管雨水打湿衣衫、泥土沾满鞋裤,但大家没有一个人停下来,多为农户抢收一亩,他们就会减少一份损失。
田间地头,“志愿红”穿梭在青黄相间的玉米秆间,成了雨天里最亮眼的风景。年轻志愿者动作麻利,一手攥住玉米棒,一手发力,清脆的“咔嚓”声此起彼伏;年长的社区干部经验丰富,一边掰玉米,一边叮嘱大家注意脚下湿滑,还手把手教新加入的志愿者如何快速剥去玉米外皮;还有志愿者专门负责转运,肩扛手搬,一趟趟往返于田间与农户家中,衣衫早已被汗水浸湿,却没人停下脚步。
10月14日,在东华镇少阳寨村,两台履带式玉米籽粒收获机开足马力在田间穿梭,收割、脱粒等工序一气呵成。
针对降雨后采收的玉米含水量偏高,容易发生霉变情况,登封市农机部门加强与各粮食烘干点联系,确保烘干设备全天候安全运转,帮助农户解决粮食烘干难题。在大金店镇游方头村的粮食烘干点,潮湿的玉米粒被转运至烘干塔,经过高温热风循环烘干后,变成了一粒粒干爽的合格粮。机械化烘干有效破解了传统晾晒“靠天吃饭”的难题,为秋收按下了“加速键”。
为扎实做好“三秋”农机化生产服务保障工作,市农业机械服务中心加大农机协调力度,调度履带式玉米收割机,全力保障机械下地作业。公布全市10个烘干点、13台烘干机分布位置及机收热线电话,方便群众及时联系烘干。
下一步,登封市农业部门将持续动态监测天气变化与收获进度,积极协调跨区域农机支援重点区域,加快秋粮收获收尾工作,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确保秋粮颗粒归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