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壶山人《巴蜀文人画概略》讲座:德阳市老领导张法祥等聆听
10月12日下午,由周一壶老师主讲的《巴蜀文人画概略》讲座在锦江嘉州宾馆今古传扬艺术空间举行,德阳市老领导、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书记张法祥,德阳市政协原副主席、市政协书画院院长陈若愚,德阳市书协主席唐笑天,乐山市书协副主席彭佳敏等领导及文化界人士、爱好者数十人前来聆听了此次讲座。
周老开篇即讲到,做这一课题的初衷是基于近年来学术界对古蜀文明深入研究的推进,从考古出来的器物里,能够发现古蜀文化最深的根基就是逸道,这一点,恰好吻合了他文人画研究这一方向。古蜀王国文化气象虽不见于史册,但从出土的文物里得到了印证。秦并巴蜀后,巴蜀文化渐次融入中原古老汉文化大体系中。
宋人邵博云“天下山水之观在蜀。”巴蜀山川雄浑苍茫、幽秀怪奇,陶铸涵养了天府人的气质性灵,所以唐人魏颢在《李翰林集序》里感叹:蜀之人无闻则已,闻则杰出。汉时的司马相如、杨雄、王褒、严遵、李尤等“文章冠天下”;至唐宋,李杜诗篇外,蜀中陈子昂、薛涛、唐求、眉州三苏、文同、张節、中江三苏、文及翁等才士传颂千古。文人画正是在汉骨唐风这种大文化精神与审美理想境界的辉光中兴起,再经由宋代文人画思潮的推波助澜而臻于成熟的。
周老认为,唐时王维、郑虔开了山水画水墨宗门,巴蜀山水画也大致兴于此时期。如蜀人王宰,善画山水松石:“画留真迹宗王宰,书蓄半船放米家”,其水平身手,能与米元章相提并论;蜀道士张素卿,师吴道子之长,潜意创新,被尊称为“一代画手”;成都昭觉寺僧人梦休,擅画树石、烟云,善于表现光影,早于董源画《夕阳返照》图约五六十年,米芾极称赞之;又有唐末五代初画家、诗人释贯休入蜀,作诗“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被蜀人称为“得得和尚”,其所绘罗汉对后世佛事人物造像影响深远;而五代前蜀画家李昇,年少专志功山水,无师自通,自创一格,开蜀派逸格风气,米芾评其画:“古未有伦,今固无有。”花鸟则五代后蜀黄荃,被奉为花鸟院体画之一代宗师……绘事三大门类,盛极于巴蜀,国中罕有匹也。
在讲座最后,周老总结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巴蜀山奇水奇人亦奇,秦并巴蜀入于汉,虽然融入于中原古老汉文化风尚,但其固有的资质、天赋及民风习俗遗传,不仅没有在汉文化潮流中低沉而不适应时代发展,反而在多元化文化交汇中打通了巴蜀人原本智商不低的脑壳,让巴蜀文化呈现出高峰叠起的宏大格局,与文风昌盛的辉煌气象。
在讲座同时,《陈若愚、马奇志字画出陈嘉州》也正式开幕,此次展出两位书画家32件作品,喜欢书画的朋友可前往锦江嘉州宾馆今古传扬艺术空间观展,展馆开放时间:早上10:00——下午6:00。(来源:今古传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