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堂<外一篇>

青年看点 原创

2025-10-14 12:36

~v~楚水

北京大学的门现在变高了,不好进了,进门需要预约。门口遇见一位老太太,带孙子从海南来。老人不会用手机预约,小孩也不会。恳求半天无果,唯有站在东侧门外,隔着围墙,瞪着博雅塔,念念有词:

“有朝一日龙得水

定叫未明湖水西

远看此塔黑乎乎

上头细来下头粗

如把此塔倒过来

下头细来上头粗”

时光匆匆, 一转眼十几年没有进北大校园了。过去熟悉的三角地早已烟消云散到九霄云外了。记得北大百年校庆前,还是一所无墙学院。如同没有校训,却真正的开放与包容。大学之大,不在墙之多高,屋之多阔,而在无墙。大学之大,不在警卫之多,保安之众,进门规矩之多严,而在胸怀之广之大。大学之大,不在楼宇砖头之硬气,搬砖砌筑塔之坚固,而在塔影所能照亮的心灵之远。大学之大,不在其表,而在其里;不在其形,而在其神,而有真正的大师。

其实,老楚同志今天也被隔于墙外了,与北大校友小酌于校外,欲携旧友游于未明湖,即使有学校老师相随,进门也是一种困难。这些年北大东拆西建,己经彻底没有旧时模样了?记得未明湖里有和坤旧船坊,不知道还有没有了,究竟是有好呢还是没有?比如三角地?北大原为京师大学堂,院墙高,楼层厚了,大学堂就大了吗?

二 这个中秋

凄凄漓漓,漓漓凄凄,整整一夜的秋雨,让本来润月今年的中秋突增了许多寒意。早上出门的时候,穿风衣仍然凛然彻骨,天真的真的冷了。

八月十五不是九月九日,却是独在异乡为异客。中国人的故乡情结,难以割舍。居县城家在村里,居省城家在乡里,居北京家则在县里,那么,在国外呢?谈及故乡,估计应该是以市为单位区分了罢。

八月十五是团圆的日子,虽然,少不了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某种必然,现在交通的便利,又给亲人团聚提供了无限可能,也就是少却了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伤叹与感慨,但这个中秋,老楚同志却未能赶回距京不到二百公里的老家,有点惝恍,有点失落,有点无奈。

今年夏天,老家暴雨,洪水泛滥,现在秋水百川灌河之后,趋向和缓,如果此时能够在河中,寻一块奇石,携石而归,岂也不是百年不遇。然而之然而,毕竟是这个中秋,滞留北京,只能自己对酒邀明月,嫦娥玉兔成三人了,有点悲催,有点伤逝。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记得年轻的时候读李贺巜江南曲》: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很是感慨,老楚同志没有观钱塘潮的机缘,记得东坡先生句:

庐山烟雨浙江潮

末至千般恨未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

庐山烟雨浙江潮

浙江潮有点远了,老楚同志又不许仙许相思,幻想西湖断桥偶然相遇白娘子。也就没有必要想想什么浙江潮钱塘潮了,这个秋天,此夜,吾心即是家乡,澄怀味象,就是一轮明月在心里。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