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郑州奇遇记」“天赋+努力” 郑州少年开启空手道冠军之路
“我有点小怂。有时候不敢大胆进攻,喜欢打防守反击,以后要改变,要更加主动。”赛场的灯光下,15岁的郑州男孩史恩熙一击制胜,一次次站在空手道项目的领奖台上。回归校园后,他又凭着心中热爱踏上了梦想征途的新起点,在青春飞扬的年纪找到了自我成长的路径。
中学校园里的空手道少年
10月13日,郑州学森实验学校空手道训练馆内,一身白衣的史恩熙和队友展开了对练(如图),双方步伐快速移动,互相试探着攻防,成长源于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与实战磨炼,不时响起的呐喊声和一滴滴汗水,记录下了少年人的热爱和拼搏。
2025年9月,在第23届亚洲青少年及U21空手道锦标赛上,15岁的史恩熙身形矫健一击制胜夺得男子-63公斤级金牌。这块奖牌既是中国队在本次赛事中取得的首金,也为河南体育事业增添了崭新荣誉,更成为史恩熙个人职业生涯的闪耀里程碑。
很多人以为空手道起源于日本,实际上这项运动最早被称为“唐手”,是一项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融合了中国传统拳法战术,逐步形成完整格斗体系的一种运动项目。前国家队运动员、亚洲双A级裁判王龙称空手道是“君子之拳”,其“内外兼修”的文化内涵和点到为止的理念与中国传统武术以武德为重的思想一脉相传。
“恩熙有灵气肯付出,从去年到现在包揽了5站全国冠军,教练们对他都很有信心!”王龙说,史恩熙腿法好、速度快,个人天赋加上不懈努力,使得他在赛场上所向披靡,比赛中经常以大比分锁定胜局,向亚洲空手道界展示了中国新生代运动员的实力。
“天赋+努力”的淬炼之路
2017年夏,结束了小学一年级的课程,史恩熙走进了终极空手道运动馆。两个月后,年仅7岁的他从运动馆的初级班跳进“战狼班”,还在全国空手道俱乐部争霸赛中一鸣惊人,不但势如破竹地杀入总决赛,还将冠军头衔收入了囊中。
“赢两三个人可能是运气,5场全胜拿到冠军,那绝对是实力!”王龙认为,史恩熙初登赛场所获奖牌就具有较高含金量,而他的临场表现也让教练们眼前一亮,大家不约而同地赞叹“这孩子真有灵气”“有天赋啊”。
重回训练场,年幼的史恩熙对自己的运动天赋越发自信,“感觉自己和项目存在契合,相信自己在这方面会有发展”。当同龄人在玩具游戏堆里打滚时,他已开始接触专业竞技体系,将每周2~4次的训练习惯保持了下来,中间参赛展现出了超凡的实力和心理素质,不但顺利进入省专业队,还通过选拔加入国家队。
如今,2025年的赛场征程已经画上了完美句号,史恩熙载誉归来正式开启了高中生活,年少的他分享着比赛经历,在校园里掀起了一股学习空手道、了解传统体育文化的热潮,收获了同学们的称赞。他在郑州学森实验学校和开封市体育运动学校的训练馆中继续挥汗,厚积薄发迎接新的挑战,曾经收获的一枚枚奖牌成为激励他向目标奔跑的力量。
体教融合的育人实践
空手道1994年进入亚运会,2020年东京奥运会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如今已是我国的体育强项。郑州学森实验学校于2023年成立空手道社团,并在原有体育设施的基础上投入巨资修建空手道训练馆、力量训练房、高标准百米跑道,为史恩熙和队友们提供了高标准的训练条件。
空手道社团成立以来屡获荣誉,学生们还在教练的带领下自创一套空手道操,将体教融合的理念照进了校园之中。在2023年郑州市空手道锦标赛中,该校代表队获得5金5银6铜;2024年“奔跑吧·少年”全国青少年空手道U系列赛河南站,李柳晓、齐紫慧、赵宇莹夺得女子团体型冠军;2024年河南省空手道锦标赛,李柳晓获得女子个人型和女子团体型冠军。
2025年河南省青少年空手道锦标赛,齐紫慧获得女子个人型冠军。
学校负责人张培刚表示,空手道特色是学校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实践,学校将秉持“请进来、走出去”的开放理念,持续深化对外交流合作,以体为本,以体育人,为学生搭建多元化展示交流平台,助力全体学生成人成才。
“坚持梦想,追求卓越,强健体魄,以冠军为榜样,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张培刚鼓励学子们以冠军为榜样,树立高远目标,传承发扬中华体育精神。
记者 汪永森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