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医养】沟通有温度,关爱无距离——养老护理员老人沟通技巧培训纪实

颐和养老 转载

2025-10-13 14:28

在养老护理工作中,技术是基础,而沟通则是桥梁。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理解的眼神,往往比药物更能抚慰老人的心灵。为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增强护理员与长者之间的情感连接,郑州高新区颐和老年公寓于近日组织开展了“老人沟通技巧专项培训”。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场充满温度的学习之旅。

一、为什么沟通如此重要?

在日常照护中,护理员不仅是生活照料者,更是情感陪伴者。许多老人因身体机能衰退、子女陪伴减少、社交圈缩小,容易产生孤独、焦虑甚至抑郁情绪。有效的沟通不仅能帮助护理员准确了解老人的需求,更能传递尊重与关爱,提升老人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二、培训亮点回顾:掌握“心”沟通的五大技巧

本次培训结合真实案例与情景模拟,主要培训五大核心沟通技巧:

1. 倾听比说话更重要——学会“用心听”

    不打断、不急于评判,耐心倾听老人的诉说。

    用点头、眼神接触、轻声回应(如“嗯”“我明白”)表达关注。

    记住老人提及的小事,如“您昨天说想吃饺子,今天食堂有,我帮您留了一份”,让老人感受到被重视。

2. 语言要温柔,表达要清晰

    使用简单、缓慢、清晰的语言,避免专业术语。
    多用肯定句和鼓励性语言,如“您今天气色真好!”“慢慢来,不着急”。
    避免命令式语气,改“你该吃药了”为“我们一起来吃药,好吗?”
3. 非语言沟通的力量——眼神、表情与肢体语言
    微笑是最温暖的问候,一个轻拍肩膀的动作,胜过千言万语。
    蹲下身子与坐轮椅的老人平视交流,体现尊重与平等。
    注意避免交叉双臂、看手机等冷漠姿态。
4. 理解情绪背后的需求
    老人发脾气、沉默寡言,可能是身体不适、渴望关注或回忆往事。
    护理员要学会“读心术”:从情绪变化中察觉潜在需求,及时回应与疏导。
    案例分享:一位老人反复说“我要回家”,并非真的要走,而是思念亲人。护理员通过陪伴回忆、播放老歌,缓解了老人的焦虑。
5. 尊重个体差异,因人施“语”
    每位老人都有独特的人生经历和性格特点。
    对内向的老人多给予空间,对健谈的老人耐心倾听。
    了解老人的爱好、职业、家庭背景,找到共同话题,建立信任关系。

三、情景模拟:在实践中成长

培训特别设置了“角色扮演”环节,护理员们分组模拟真实照护场景,如协助老人起床、劝说拒食老人进食、应对情绪激动等。通过实战演练与讲师点评,大家深刻体会到“换位思考”的重要性。

“原来蹲下来和爷爷说话,他真的会更愿意配合。”一位年轻护理员感慨道。

沟通,是照进晚年的那束光

在养老院的每一天,都有无数个微小却动人的瞬间:一次握手、一句问候、一段倾听……正是这些看似平凡的沟通,编织成了老人晚年生活的温情底色。
未来,郑州高新区颐和老年公寓将持续开展专业培训,不断提升服务质量,用专业与爱心,守护每一位长者的幸福晚年。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