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光而行绽芳华 —— 记国奖获得者李彤彤的青春成长路
记者 赵迅
在郑州经贸学院的校园里,有这样一位逐光者:她在学业深耕中筑牢根基,在竞赛拼搏中锤炼本领,在志愿奉献中传递温暖,在实践探索中践行担当。她就是金融与经济学院信用管理 222 班学生李彤彤,一名手握 46 项荣誉、连续两年斩获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国奖获得者。从入团到递交入党积极分子申请书,从班级文体委员到社团部长,从校园课堂到乡村调研现场,她以不服输的韧劲、踏实的脚步、炽热的初心,在青春赛道上奋力奔跑,将新时代青年的奋进姿态与责任担当,书写成一段逐光而行、绽放芳华的成长故事。
勤学笃行:以奋斗为笔,绘就学业成长画卷
“知识是成长的基石,唯有脚踏实地,才能仰望星空。” 这是李彤彤始终坚守的学习信条。自踏入大学校园,她便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每一门课程,课堂上专注记录知识点,课后主动梳理知识框架,遇到难题时反复钻研、虚心求教。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难度较大,她便提前预习、课后刷题,甚至在图书馆待到闭馆,最终以满分成绩交出答卷;专业核心课内容繁杂,她就制作思维导图,将零散知识点串联成体系,让学习效率事半功倍。
这份专注与坚持,让她的学业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入学以来,专业成绩与综测成绩稳居本专业双第一,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这份荣誉不仅是对她勤奋的肯定,更是她“勤学笃行”的生动注脚。但李彤彤并未止步于课堂知识,她深知“综合素养是青年成长的羽翼”,于是主动拓展能力边界:利用课余时间备考初级会计证书、教师资格证、计算机二级证书、英语四级证书,每一本证书的背后,都是她牺牲娱乐时间、挑灯夜读的付出。“多学一点,未来的选择就多一分”,正是这份清醒与努力,让她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为后续的竞赛与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竞赛逐梦:以热爱为帆,勇闯竞技拼搏赛场
“竞赛是检验知识、锤炼能力的试金石,更是突破自我的练兵场。”在学业之余,李彤彤始终保持着对竞赛的热忱,积极参与各类赛事,从校级比拼到国家级赛场,她的身影活跃在不同舞台,用实力斩获多项佳绩:东方财富杯国家级二等奖、全国商科综合能力大赛全国优秀奖、河南省挑战杯省级三等奖、中国国际创新创业大赛河南省三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翻译大赛省级一等奖…… 每一份荣誉证书的背后,都藏着不为人知的汗水与坚持。
参与创新创业比赛时,为了打磨项目细节,她与团队成员多次深入乡村开展调研,白天顶着烈日走访农户、记录数据,晚上围坐在一起梳理资料、修改方案,常常讨论到深夜;担任“挑战杯”比赛路演人员期间,她为了让表达更具感染力,对着镜子反复练习语气、手势,逐字逐句打磨演讲稿,甚至将可能遇到的提问提前梳理、模拟作答;备战职业规划大赛时,她结合专业特色与自身优势,精心设计就业赛道方案,最终凭借出色表现获得“天降 offer”的惊喜。在她看来,竞赛的意义不仅在于获奖,更在于过程中的成长——“每一次备赛,都是对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每一次合作,都是对团队协作能力的锤炼;每一次挑战,都是对内心韧性的打磨。”
实践担当:以行动为桥,联结校园与社会大地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李彤彤始终坚信,青年成长不能只停留在书本里,更要走进社会、扎根实践。作为一名金融与经济学院的学生,她主动将所学知识与社会需求结合,用实际行动践行青年担当。曾带队前往封丘县调研金银花产业,为了摸清产业发展现状,她与团队成员深入田间地头,与种植户面对面交流,详细记录种植技术、销售渠道、政策支持等情况;发现当地产业存在“品牌影响力弱、销路狭窄”的问题后,她积极对接学校资源,促成校企合作,为农户提供电商运营指导,助力金银花产品走出乡村。她的努力得到了当地认可,调研内容还被推送到央媒,让更多人关注到乡村产业发展。
此外,她还走进兰考,调研焦桐古筝产业。在走访古筝制作工坊时,她认真学习传统乐器制作工艺,倾听手艺人讲述产业传承故事,更在与当地干部交流中,深刻感悟焦裕禄书记“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这次调研让她明白:“青年的成长,既要扎根专业知识,也要心怀家国情怀;既要关注个人发展,也要着眼社会需求。只有将个人理想融入时代发展,才能让青春更有分量。”
志愿奉献:以温暖为炬,传递善意与爱
“被温暖过的人,更懂得传递温暖。”生活中的李彤彤,始终心怀感恩,积极投身志愿事业,用行动传递善意。在河南省骨科医院,她耐心引导患者就诊、陪护行动不便的老人,用微笑缓解他们的焦虑;化身溺水防宣传员时,她走进社区、街边,通过案例讲解、互动演示,将安全知识传递给每一位听众;在郑州知了医院,她用温柔的话语、有趣的游戏,陪伴自闭症儿童,帮他们打开心扉;在郑品书舍,她细致整理书籍、维护阅读秩序,为读者营造安静的阅读空间。
每一次志愿行动,都是她践行社会责任的足迹。她的志愿者事迹先后登上顶端新闻、网易新闻等主流媒体平台,还受到河南法制报的采访,成为激励更多人参与公益的榜样。“做志愿不是一时兴起,而是长久的坚持。”李彤彤说,“当看到患者因为我的帮助顺利就诊时,当听到孩子因为我的陪伴露出笑容时,当发现更多同学因为我的影响加入志愿队伍时,我就明白,这份付出有多么有意义。”
结语:逐光不止,青春永燃
如今的李彤彤,仍在青春赛道上奋力奔跑,她递交的入党积极分子申请书,是对思想成长的更高追求;她在班级、社团中的履职,是对责任担当的生动践行;她在学业、竞赛、实践中的持续突破,是对“逐光而行”的最好诠释。
她的故事告诉我们:青春的精彩,不在于天赋异禀,而在于脚踏实地的坚持;青年的价值,不在于光芒万丈,而在于永不停歇的逐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