巽风湖的“叫花鸡”
那天是做“叫花鸡”的好日子,因为大家期待了很久,又准备好了所有需要的材料,便火速开工了。
巽风湖的“叫花鸡”制作过程有“四难处”。一难是摘新鲜荷叶,够大够完整的荷叶才能密合包裹鸡肉,也更为美观;二难是腌制,过完血水的鸡肉腥味尚余,有淡淡的泥土香,需要酱油、料酒等调料配比合理的熏陶,素坯才能退去桀骜难驯的味道;三难是塑形,要先用上下两张荷叶下盛上合裹好五、六块鸡肉,再用搅拌匀称的干净泥土封锁,才能锁住鸡肉和荷叶的天然香;最后一难则是火候,用面包窑来烤制风味与趣味兼具,但也带来操作上的难度,如何均匀加热和决定时长,仍然是我们需要在实践里探索的。
食物的美味往往和工序挂钩,也不尽然,但叫花鸡确实如此。农场负责人九妹姐姐一早就去采摘了新鲜的荷叶,悬挂着晶莹露珠的荷叶,被摘下的时候,带刺的枝茎在断裂处拉出细长的白丝,发出夏天的脆响。再顺带摘走几朵珠圆玉润的荷花苞,去装点盛放美食的餐桌。
在中午吃饭之前,开始腌制“打浪”干净过完水的鸡肉块。将拌好酱料的鸡肉敷上保鲜膜放进冰箱之后,等到下午四点多才会再拿出来,腌制时间久一点味道会更好。腌制的时候家里带过来的小狗一直围在桌子旁边,应该是闻到味道了,尾巴摇个不停。
之后是和泥的工作,九妹姐姐从菜地里翻出来半桶土,简单摘出植物根茎和小石子,然后我们一起往里面加水,搅拌。因为那个时候已经接近傍晚,刚刚泛起的夕阳红和拌土女生脸颊的一抹绯色如出一辙,空气褪去了炙热,开始放送温柔的晚风,这样的环境似乎蹲在地上拌土劳作也不再辛苦。准备好一切后,我们把腌好的鸡肉、洗好的荷叶,烧烤用的锡箔纸都搬到野外放的小桌子上,我和九妹姐姐两个人合作包好,成品有三份,其中一份放入了创新配料——马苏里拉芝士,是披萨上会拉丝的好吃芝士。荷叶叫花鸡就这样顺利成型了,泥土也很乖顺的附着在荷叶包上,就这样到了点火开烤的步骤。
准备的柴火是捡来的木枝和一些干草,因为想尝试,所以我自告奋勇担任了把叫花鸡放进烤窑的工作,但是实在害怕火舌烫手,于是顺手拿了一边的大铲子,把食物垛放在上面,再托着送进窑肚。用尽全力也是成功把食材放进去了。
之后就是“漫长”的等待,因为天色已暗,叫花鸡却迟迟不熟——初次尝试泥土裹厚了,感觉格外的饿。面包窑里散发浓浓香气,外面却只有苦苦等待开饭的人。我们坐在草坪和椅子上看满天星斗,被等待填满的时间变得随心所欲,充满闲暇。
最后出炉的叫花鸡味道很好吃,浓郁多汁,可惜火候过头,加上随机抓到的鸡有点老……口感有点难嚼。但是过程真的很有意思,瑕不掩瑜的味道也很值得等待,于是我们决定近期吸取经验再尝试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