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械资讯 | 海南规范医疗器械融资租赁经营活动;宁夏深化药械监管;江西、广西推动中试平台创新发展
江西省制造业中试创新发展实施方案
9月11日,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江西省制造业中试创新发展实施方案》,重点围绕十二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六大重点制造业产业集群,六大未来产业领域加快培育建设制造业中试平台。提到企业主导型中试平台,支持企业主导建设中试平台,重点面向产业链上下游和行业提供中试服务,通过“设备共享+技术输出”模式,开放共享应用场景和试验环境,带动技术、产品、工艺持续迭代;提升中试数智化能力,支持中试平台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信息技术融合应用,增强试验过程、管理服务、安全保障等数智化水平,提升试验验证效率;提升市场化运营能力,大力推动中试平台企业化运作、市场化运营、商业化服务,先行先试成果转化、人才激励、科技金融等改革举措,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加快提升复合型服务能力,打通创新“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双向转化通道,实施一批中试项目;强化中试资源高效整合,将中试平台建设纳入全省“1+M+N”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一体布局、一体推进、互为支撑,注重推动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院、概念验证中心与中试熟化平台的有效衔接,加强信息对接、人员协作、项目流转、设备共享,健全科技成果从“应用基础研究-概念验证-中试熟化-商业验证-产业化”转化服务链条,促使科技成果加快从实验室迈向产业化;对由企业牵头建设的省级中试平台,重点支持其中试能力提升,对新投入使用的中试设备给予不超过设备总价30%的资金支持,单次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对于升级为国家级中试平台的,给予每个不超过1000万元的一次性资金奖励。(来源: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海南省医疗器械融资租赁经营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规定
9月18日,海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海南省医疗器械融资租赁经营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的通知,进一步规范医疗器械融资租赁经营活动。《规定》自2025年9月16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30年9月15日。锚定融资租赁行业特点,《规定》在内容上与新修订的《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和新制定的《海南省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实施细则》充分衔接,同时吸收各地监管部门在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方面的有益实践和经验做法,明确医疗器械融资租赁的适用范围,明确医疗器械融资租赁企业、供货方、承租方应切实履行的责任和义务,并从质量管理制度、机构人员、经营场所、质量管理记录、租赁记录、信息追溯、租后服务、定期巡查、不良事件监测、自查报告等方面,对医疗器械融资租赁经营活动全过程管理提出具体要求。(来源:海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
宁夏回族自治区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9月26日,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推进药品医疗器械研发创新发展,深化审评审批前置服务改革,对创新药和医疗器械等重点产品实行“主动对接、一品一策、全程跟踪、专班帮扶”,加快产品上市进度;支持创新药和医疗器械研发及推广使用,引导区内外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建设创新联合体,协同开展临床急需等创新药和医疗器械技术研发,引导医疗机构健全临床试验质量管理体系,协同推进创新药和医疗器械临床综合评价,提高评价结果应用,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支持创新药和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提高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质效,持续优化审评审批服务,围绕 “高效办成一件事”,优化许可事项办理流程,推进 “一窗受理、全程网办”,简单事项 “即到即办”,关联事项 “同审同办”,推行电子证照;加快临床急需药品医疗器械审批上市,对首个、临床急需的第二类医疗器械产品,予以优先审评审批,压缩注册审批、样品检验和标准复核时限,将医疗器械生产许可办结时限由 30个工作日缩短为20个工作日,第二类医疗器械延续注册技术审评时限由60个工作日缩短为50个工作日;推进实施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鼓励医药企业将数智化改造贯穿研发、质量、生产、检验、营销、合规等全生命周期,根据行业特点,推进化学药、生物药、中药、医疗器械等领域设备更新改造和数智化转型;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治理,建立医疗、医保、医药 “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协作会商机制,推动 “三医”监督检查信息共享、行政处罚工作联动、失信惩戒手段联合,实现跨部门风险会商、风险处置联动。(来源: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广西中试平台体系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
9月29日,广西省自治区科技厅、自治区党委金融办、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自治区教育厅、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发布《广西中试平台体系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围绕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先进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绿色化工、新能源及储能、生物医药、现代特色农林业、低空经济、海洋经济以及绿色低碳技术等重点领域,按照一链一基地布局自治区级中试基地;聚焦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和人工智能应用等未来产业发展需求,布局建设综合性中试中心,探索“技术攻关—概念验证—中试熟化—企业孵化—园区运营—产业集群”模式,支持中试中心引进专业化中试服务机构,为成果转化提供“一站式”服务;加快实施科技“智果”计划,采取前补助、贷补联动、“揭榜挂帅”等多种方式,支持中试平台实施一批重大中试科技项目,支持新建专业化中试产线,推进中试线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提升中试验证能力和质量水平。(来源:广西省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