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论坛:对话世界
一
你若对南方的朋友说郑州是山水之城,朋友会调侃你真幽默,郑州,那是风沙城,老兄。我郑重其事地说,郑州山水没有南方山水灵秀,但它却是:西依嵩山北临黄河浩然博大的山水之城。山水之城位于“天地之中”,古人的宇宙观。
为申遗,我为山水之城撰写长篇报告文学《历史走动的声音——“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申遗纪实》,是为古建群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助力成“汗马”。
“天地之中”嵩山年龄36亿年比46亿年的地球小10亿岁。嵩山太室、少室各72峰,乾隆说“太少无穷奥”,这一“奥”引无数圣人先贤帝王竞折腰。黄河寻觅嵩山构架
起自身的骨骼血肉—华夏文明,而华夏文明的核心是中原文化。3000多年前,中华文化的话语高地在中原3000多年前“小邦周灭了大国商的周武王,因国都在西土(陕西),极想控制富饶、文化发达的中原,为此他到嵩山“天室”,与上苍诉求。他是帝王中来嵩山的第一人,就有了第一作为:即派四弟周公到嵩山测“地中”,他认为王者必居天地之中,他又封邦建国派三弟叔鲜为管国(郑州)诸侯国君,派五弟召公去建洛邑(洛阳)都。
我无数次登临嵩山,试图寻找圣人先贤们的脚印,探寻华夏文明这一“发动机”“孵化器”所催生的天人合一中和万物的包容精神;鼎故革新的变通哲学;汇通中外的思想境界。
嵩山论坛以强大的生命力衷情尽染华夏文明而令人刮目相看,如果说中原文化是3000年前中华文化的话语高地,嵩山论坛亦是与世界对话的话语高地。
我从报纸上关注论坛经年,动手写嵩山论坛则是受约郑州报业集团副总编李韬,我俩热线常聊,小酌也离不开这个话题,他有一句话,令我记忆犹新,感慨良多,他说:嵩山论坛张广智早些时候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超前的!我说:这是有温度的情怀。又在材料中看到这句话时,我眼前一亮,就想到了疫情使全球遭罪,特别是郑州7.20洪水吞噬数百生命,我眼又一湿,天理难容啊!
可以这么说: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嵩山论坛初心。立足中原文化、对话世界,嵩山论坛为新时代担当。
二
参加嵩山论坛的美国佛教总会主席表示:中原不但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更是世界文明的起源之一。在嵩山,体味了‘三教合一’,表现出华夏文明开放和对话的特质,这对基督教,伊斯兰教都有极大的启发意义,这是不同文化间交流的一种模式。也可称之为对话模式。”这是中国学者杜维明的认知。
嵩山论坛是个“论道”的平台,它不事田野作业手铲掘遗存,与古人对话;“论道”是爬梳发掘文献、史料,形成自己的理念与观点与世界对话。
嵩山论坛的创造举旗人是河南省原副省长张广智,他牵手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北京大学高等人文学院、河南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金会,其宗旨: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开展华夏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对话交流。
知道张广智大名是在10年前报纸评说嵩山论坛的字里行间,在捧读他大著《郑州郑州》才一睹其尊容,官不小,架子不大,却又有老一代知识分子的谦和、“温良恭俭让”,打听背景,却原来他是大学教授、博导。有距离,我是中文大专毕业,拉进距离是“郑州”,因我写“老郑州”,他写《郑州郑州》两个外乡人却因写郑州成了“老乡”,凭添伴随终生的“乡愁”。见面,当他说到嵩山论坛已创办近10年,它以年会的形式与世界对话时,我说:如果说3000年前的中华文明话语高地在中原,那么,与世界对话的高地是嵩山论坛。它点燃了华夏文明与全球对话的篝火而“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发现自身美,欣赏他人美,互相欣赏,达到一致、融合。他报以谦谦君子笑,说:有中外专家学者,有官员交流、对话这一开阔的学术平台。我是为他们服务的。
我知道美其名曰的“文化中心”“论坛”不少,其中有“王顾左右而言他”,也有以其名“抓一把就走”后歇业。嵩山论坛已经开放对话世界10年,它“根正苗红”:是立足中原文化、吸收外来文化的以民间为主的专家学者和爱好者的学术平台。它开诚布公向世人公示:
嵩山论坛是以民间为主的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政府不加干预、可持续的办会机制和模式。参与论坛主体是来自世界各地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单位的专家学者和不同文明代表,部分党和政府官员要出席都是以个体学者身份参与。嵩山论坛是国内第一家与国际对话的学术平台,众多学者把一辈子的学问拿出来在这里分享。论坛是以年会形式植根于华夏文明的历史长河中“请进来”“走出去”与世界交流、沟通、对话。
嵩山论坛的文本符号是嵩山“儒释道”三教合一图,参加论坛的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教授路德维希.纳格尔认为:以“儒、佛、道”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西方哲学讨论大有裨益。
嵩山论坛,多元共存,和谐共生,未来共享,提升了这一学术平台的影响力。
对话的基础,是中华传统文化它是我们的老祖宗文化,对话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它也是我们的老祖宗文化。
老祖宗文化是两块基石,有“石敢当”,嵩山论坛“放之四海而皆准。”它站立在两块基石之上“环球同此凉热”。它以敬畏之心站立在两块基石之上,在新时代大趋势又以新的视角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是推动人类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的重要论断,立足中原文化的发掘和研讨,汲取中华文化如“大同”“和合”,天人合一等深邃内涵,把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结合,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与各种文化、文明的学术交流、对话,实现了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弘扬华夏文明,达到了文化自信的目的。
中外专家学者,10年对话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这春水清漪到世界各国。
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韩国副议长文喜相。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两次参加嵩山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他说:“中日韩文化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如何让它更加协调和谐,需要的是智慧。从这个意义上讲,应把东亚变成一个和平区,对习近平主席的‘一带一路’的构想,我从内心表示敬意,同时也想付诸我的行动。”
国际伊斯兰哲学学会主席古拉姆瑞托·阿瓦尼指出:“伊斯兰文明不是排他主义的,可以和其他文明和平共处,《古兰经》中有很多对话原则,和中国的很多东西有相同之处。”俄罗斯著名哲学家、俄罗斯联邦财经大学哲学系主任亚历山大·丘马科夫说:“在全球范围内,文化与文明间的对话是唯一具有建设性意义的矛盾解决方法,能够在国家和全球层面提供社会平衡发展的保障。”印度著名社会学家阿希斯·南迪称赞:“懂得对话的文明是高级文明。嵩山论坛为文明从冲突到对话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国际哲学院主席、土耳其马尔提普大学哲学教授伊约娜·库苏拉蒂认为:很庆幸嵩山论坛能邀请大家一起商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问题。
嵩山论坛创始十年,有来自俄罗斯、土耳其、美国、以色列、印度、意大利、德国、法国、丹麦、日本、泰国、韩国、新加坡和港澳台地区的3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嵩山论坛对话,国内也有3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国际哲学学院近百名院士中有41人次参加过嵩山论坛。
嵩山论坛盛会,多种文化、文明交流、对话、融合,前无古人。
嵩山论坛以关切关怀关注关心人类命运为议题,由此来看,说议题是
论坛的生命线不为过,它的议题要充分体现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有眼界透视,有胸襟包容,还要体现中国主张,重在当下。
嵩山论坛每年年会的议题设置,坚持放眼人类关切、紧贴时代发展、体现中国主张。议题经过认真讨论确定后,约请国际国内专家学者撰写相关论文。收到论文后进行认真审查,酌情筛选,慎重确定大会发言人和收入年会文集的篇目。
嵩山论坛十届年会论题如下:“从轴心文明到对话文明”;“人文精神与生态意识”;“天人合一与文明多样性”;“和而不同: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转化与创新:迈向对话文明”;“成己成人:共建天下文明”;“多元共生、和谐共存、未来共享”;“文明对话与人类未来”;“何以为家——面对全球疫情的伦理思考”;“全球对话与共享未来”。
2021年嵩山论坛组委会以《全球对话与共享未来》为题集纳了10年来专家学者的论文汇编,这里选择如下:
《GlobalDialogueandASharedFuture》作者:S.R.BHATT
《杜维明的文明对话实践——以22次对话为例》作者:陈茂泽
《朱子格致说真义探索(上)——其理论前设与奠基块》作者:陈荣开
《重建先秦思想体系——廖平经学一变、二变时期的诸子尊孔论探析》作者:崔庆架
《伦理话语的文明史意义》作者:樊浩
《仁道——多元文明对话的价值基础》作者:韩星
《EthicalSelf-awarenessinOrganizationalStructures》作者:LisaHerzog
《先秦儒家伦理的两种类型——兼论思孟五行说》作者:赖区平
截止目前,嵩山论坛已出版文集7部,专著2部,画册6期,杂志3期。每年年会后,除国内媒体进行报道外,通过海外华人媒体和国际媒体,用中文、英文、俄文、韩文、西班牙文、阿拉伯文、葡萄牙文等多种文字,向世界广泛报道。介绍论坛学术交流成果,提高中国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文化、文学艺术、学术都有精神向度。10年来,嵩山论坛的精神向度是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
与全球华人交流交融相结合,这两个结合实现了增进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的目的。
它已是华夏文明与世界文明对话的窗口,既把多元文明学术领袖“引进来”,又将中原文化通过窗口“走出去”,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河南,让中国文化走向了世界。
10年间,嵩山论坛做成了品牌。
永远在路上,嵩山论坛,永远有思想有思考有思路,嵩山论坛。
嵩山论坛10年来坚持一个思路:论坛,创意,培训,产业。
其发展思路是:圈层布局、集聚发展,在登封市唐庄镇、卢店镇区域规划建设“郑州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区”。
嵩山论坛有持之以恒的四大定位。
定位:世界文明交流的重要平台。
规划建设华夏文明与世界文明交流展示基地,包括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中心、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研究中心、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扩大与海内外政府部门、学术机构、社会组织、大型企业及主流媒体的交流和合作,建立全球性的“政——学——高——媒”智力支持网络,建立中国文化与多元文明对话体系。适时发布《全球文化竞争力报告》,逐步形成世界权威的文化竞争力排行体系,初步形成与达沃斯国际经济论坛、博鳌亚洲论坛相媲美的国际文化论坛。
定位: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
策划建设中华文化大学,设立琴棋书、礼乐诗书、中国功夫、茶道文化、香文化、中医药等学科门类,作为全国重点院校谋划打造,培育和保护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加强与港澳台及海外华人文化圈的交流与合作,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定位:个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对话交流的窗口。
实施文化产业化发展战略,依托论坛的国际性优势,对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发展,谋划建设文化综合保税区。
承接郑州——“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中心”的功能,打造以历史为资源、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文化高地,构建与洛阳、开封、安阳、商丘、南阳、濮阳等文化资源富集城市的长效合作机制。形成河南省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整体合力。
定位: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的示范区。
河南省郑州市支持登封借助嵩山论坛发展好文化产业的先行试区。科学的开展会议中心的日常运营工作,挖掘礼制文化内涵,制作室内音乐演出——《中国礼乐文化大典》与《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交相呼应,形成演艺产业集聚效应。建设成为以华夏文化为底蕴,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示范区,形成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发展“现代航空物流”(郑州航空港综合经济实验区)和“历史文化创新”(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区)双驱动的产业发展态势,建设文化特色鲜明、文化功能突出、文化产业示范力强的世界历史文化旅游名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