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问芝——国际艺坛标杆人物
黄问芝,大名黄杰,号祥云斋主,祖籍安徽歙县人,黄宾虹后裔也。中央书画频道签约画家,中央美院客座教授,一级美术师,甘肃黄宾虹书画研究院院长,甘肃国画院特聘书画师。甘肃省文化大使,甘肃书画进修学院教授,甘肃书画鉴定中心委员,中国楹联研究会会员,中国易经协会会员,国际美术家联合会会员。问芝山水花鸟人物兼修,犹擅长牡丹月季和焦墨山水。其笔下的牡丹以侧锋写出,参差多变而自然,有一种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盎然生机,构图茂密而不擁肿,宏阔而不缭乱。贵气四溢不流俗,心花怒放总归雅。月季中西结合,立体感极强,远观惟妙惟肖,美倫美幻,深受广大人民群众之喜爱。焦墨山水更是出类拔萃,不同凡响。用笔劲健活泼,随心所欲。具象中杂抽象,刚健里透阴柔,巨粗巨细,大开大合。随意落笔皆成妙景,无心戏墨自入佳境。耐人寻味,贻人神思。问芝著有:《问芝书画集》、《嵌名百联》、《怎样画月季》、《牡丹最新技法》、《闲山逸水》、《百鸡图》、《问芝焦墨山水》、《问芝抽象画集》、《富贵平安》、《高天后土养大贤》、《丝绸之路焦墨长卷》、《鸟语花香长卷》等十余部专著。
墨竹问心,气韵传神——品黄问芝墨竹禽鸟图
夫画者,以笔墨抒胸臆,借丘壑寄情性。观黄问芝先生墨竹禽鸟诸作,如饮甘泉,如沐清风,于黑白浓淡间见其匠心,于禽鸟竹石处窥其襟怀,诚为当代墨竹一脉之佳构也。
先生写竹,不泥古法,不堕时俗,于“写意”二字深得三昧。其竹枝,或劲挺如壮士佩剑,或欹侧似美人回眸,笔笔中锋,骨力内含。墨色浓淡相济,焦枯互映,一片竹叶便是一个生命的震颤,一丛竹枝即成一处气韵的漩涡。观其竹叶,落笔如骤雨落江,收笔似惊鸿掠影,苍苍莽莽,层层叠叠,既具“千磨万击还坚劲”之骨,又含“叶叶如闻风有声”之韵,非胸有丘壑、笔有千钧者不能为也。
更妙者,先生于竹间点染禽鸟,顿使满幅生机盎然。或有雀鸟三五,羽色朱褐,神态灵动,于竹枝间嬉戏、于竹叶下穿梭,一静一动,一墨一彩,相映成趣。那雀鸟的眼神、翅羽的纹理,皆以极简之笔写出,却形神毕肖,真可谓“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又有鸡群数只,红冠黑羽,或昂首阔步,或俯身啄食,其态憨然,其神可掬,于墨竹的清寂中添了几分烟火气,于文人画的雅致里融了些许世俗情,此乃先生独运之匠心也。
先生题款,亦为妙笔。或长或短,或楷或草,与墨竹禽鸟相得益彰,如美人簪花,如壮士佩玉。那题款的位置、字体的大小,皆斟酌再三,使书画印三者浑然一体,尽显传统文人画之“书卷气”。
窃以为,黄问芝先生之墨竹,胜在“气韵”二字。其气,是笔墨运行之节奏,是生命律动之张扬;其韵,是墨色变化之韵味,是文人情怀之寄托。在当下画坛,或追西法之光影,或逐市场之俗趣,先生能坚守传统文人画之精神,以笔墨为舟,以竹鸟为媒,游于艺、志于道,实为难能可贵。
观其画,如入竹林深处,听风穿竹叶之簌簌,闻鸟啼枝头之嘤嘤,尘心顿息,俗虑全消。此非先生笔墨之魔力,乃其于画中注入之性灵与情怀,能与观者之心弦共振也。
噫!墨竹之美,美在其形,更在其神;画家之妙,妙在其技,尤在其心。黄问芝先生以竹明志,以画寄情,其墨竹禽鸟图,当为画坛一景,值得品赏,更值得收藏!(文/平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