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医掏心窝子话的话:这些看牙“坑”,别再踩了!
“听说洗牙会把牙缝洗大,我还是算了吧!”
“补牙用最贵的材料准没错?”
……
每次听到患者们诸如此类的话,都会让牙医直摇头。今天不绕弯子,一起听听牙医掏掏心窝子的话,让你下次看牙再也不被忽悠!
洗牙:洗的不是“牙缝”,是你多年的“牙垢”
“洗牙会让牙缝变大”“洗牙伤牙釉质”,这绝对是牙科界流传最广的谣言!
在牙科门诊见过太多患者,因为听信这话,五六年没洗过牙,牙龈肿得像充了气的小气球,最后发展成牙周炎,牙齿松动了才来就诊。其实洗牙就是用超声波震荡,把附着在牙齿表面、牙龈沟里的牙石、菌斑“震”下来,就像给牙齿做了次深层清洁。
你觉得洗牙后牙缝变大,那是因为之前牙缝全被牙石塞满了!而且正规洗牙用的设备都有保护装置,根本不会伤到牙釉质,反而能预防蛀牙和牙周病。
补牙:不是越贵越好,“对症”才是王道
“医生,补牙用最贵的材料,肯定最耐用吧?”
其实,补牙材料就像选鞋子,运动鞋适合跑步,高跟鞋适合搭配礼服,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比如玻璃离子材料,能释放氟离子预防蛀牙,价格亲民,特别适合小朋友和补牙面积大的后牙;而树脂材料颜色和牙齿接近,美观度高,但硬度稍逊,更适合补前牙或者补牙面积小的牙齿。
所以补牙前别光看价格,多跟医生沟通牙齿的使用情况,选对材料才能既省钱又耐用。
拔牙:不是“坏牙”就该拔,有些牙能“救”
坏牙一疼,就喊着“干脆拔了吧”。 要知道,很多时候,坏牙其实能“救”。
比如蛀牙如果没伤到牙神经,只要把腐坏的部分清理干净,补上材料就能正常使用;就算伤到了牙神经,通过根管治疗清除感染,再做个牙冠保护起来,牙齿也能恢复咀嚼功能。只有当牙齿严重松动、蛀牙烂到牙根,或者智齿反复发炎影响邻牙时,才需要考虑拔牙。
所以拔牙前一定要找正规医院的牙医做检查,别让能救的牙齿白白“牺牲”。
看牙避坑小技巧,记好这3点准没错!
1.别信“一口价”:看牙是个性化治疗,每个人的牙齿情况不同,治疗方案和费用也会有差异。
2.多问一句“为什么”:如果医生建议你拔牙、做牙冠或者种植牙,别着急答应,多问一句“为什么需要做这个治疗,有没有其他方案”。
3.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别为了图便宜去没有资质的小诊所,不仅设备消毒不达标,医生技术也没保障,很可能导致治疗失败,反而花更多的钱修复。
最后想跟大家说:别等牙齿疼得受不了才去看医生,也别被那些不靠谱的说法忽悠,相信专业的力量,才能让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医生简介:
董凯杰,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郑州大学口腔医学院,国家级口腔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证医师,中华口腔医学会会员,发表核心期刊一篇,从事口腔全科临床工作近八年,熟练掌握口腔全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擅长龋病、牙体牙髓疾病、牙周疾病,口腔美学修复、桩核冠、全冠的设计与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