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价换量”救不了天润乳业:促销费狂增15%仍难阻营收下滑,疆外市场成“弃子”?
作者:信乔
审核: 岚山
2025年上半年,国内乳制品行业的“寒意”持续蔓延,而作为新疆液态奶龙头的天润乳业(600419.SH),正深陷销量增长与营收下滑的矛盾漩涡中。半年报数据显示,公司营收同比下滑3.30%至13.95亿元,归母净利润虽实现21.68%的同比减亏,但仍亏损2185.64万元。从单季度表现看,一季度7330.36万元的巨额亏损,更是让全年盈利目标蒙上阴影,即便二季度净利润回暖至5144.72万元,也难掩公司在市场竞争与成本控制上的双重困境。
销量逆势增长难掩营收颓势,价格战挤压利润空间
在全行业乳制品销量同比下滑0.3%的背景下,天润乳业上半年16.23万吨的乳制品销量同比增长8.89%,这份“逆势增长”的成绩单本应是亮点,却被持续发酵的价格战彻底冲淡。作为区域乳企,天润乳业在规模效应上远不及伊利、蒙牛等全国性头部企业,成本控制能力的短板在行业寒冬中被无限放大。国海证券研报指出,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天润乳业产品吨价下滑,直接拖累整体营收表现,形成“销量涨、收入跌”的反常局面。
从产品结构来看,天润乳业的两大核心品类均未能抵御市场压力。其中,常温乳制品收入同比下滑5.38%至7.38亿元,低温乳制品收入同比下滑3.79%至5.58亿元。进入二季度后,市场竞争的压力进一步传导至终端,公司主力产品的营收下滑幅度同步扩大,常温和低温乳制品收入同比降幅分别增至6.1%和6.17%。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乳制品行业“低温优于常温”的需求趋势,本应成为天润乳业的发力点,但公司显然未能抓住这一机遇,低温产品的下滑轨迹与行业趋势背道而驰,反映出其在产品创新与市场响应速度上的滞后。
疆外市场成“拖油瓶”,渠道与品牌短板凸显
区域收入的分化,成为天润乳业上半年营收承压的核心症结。数据显示,公司疆内收入实现2.96%的同比增长,达到7.48亿元,而疆外收入则同比大幅下滑12.87%,仅为6.07亿元。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一颓势在二季度进一步加剧,疆外营收同比降幅扩大至17.21%,与疆内10.65%的同比增速形成鲜明对比,“疆内独撑”的局面愈发明显。
疆内市场的稳健增长,得益于天润乳业多年深耕建立的渠道优势——以乌鲁木齐为核心,覆盖全疆县级市场的销售网络,再加上奶皮子酸奶、喀拉峻手工酸奶等8款特色新品的推出,以及针对工厂店开发的冷萃希腊酸奶、奶啤特调等即饮产品,精准契合了本地消费者对新鲜、特色乳制品的需求。但走出新疆后,天润乳业的品牌与渠道短板暴露无遗。相较于全国性乳企数十年积累的品牌认知度,天润乳业在疆外市场的品牌影响力微弱,消费者对其产品的接受度有限;而在渠道建设上,无论是商超货架的铺货率,还是线上电商的运营能力,天润乳业都与头部企业存在明显差距。在行业整体承压、企业纷纷加大疆外市场投入的背景下,天润乳业的疆外业务不仅未能成为增长引擎,反而沦为营收“拖油瓶”,若后续未能找到破局之法,其全国化布局恐将陷入停滞。
成本高企与资产减值双重夹击,利润空间持续压缩
利润端的减亏,并未让天润乳业的盈利前景变得乐观,反而暴露出公司在成本控制与资产管理上的深层问题。上半年,天润乳业为优化牛群结构,加大低生产价值牛只淘汰力度,一季度末牛只存栏量从2024年末的6.48万头降至5.63万头,单季淘汰8500头,日均淘汰约94.4头;至上半年末,牛只存栏进一步降至5.44万头,二季度再淘汰1900头。尽管公司表示二季度起已恢复正常淘汰率,但大规模淘汰牛只产生的损失,直接导致报告期内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亏损1.65亿元。叠加2024年的亏损,一年半时间内该科目累计亏损已达2.79亿元,成为吞噬利润的“黑洞”。
原料奶过剩的行业现状,进一步加剧了天润乳业的成本压力。为消化过剩奶源,公司不得不销售大包奶粉,但受乳制品行业价格下行影响,奶粉售价持续走低,上半年公司计提存货减值准备778.24万元。同时,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523万元、固定资产减值134万元、坏账准备减值129.63万元,各项资产减值合计约1566万元,进一步压缩了本就有限的利润空间。
在费用端,天润乳业为维持市场份额,不得不加大促销投入。上半年销售费用同比增长3.07%,其中促销费用达2472.17万元,同比增幅高达15.54%,在销售费用构成中仅次于职工薪酬。这种“以价换量”的策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销量增长,却也让公司陷入“增收不增利”的恶性循环,长期来看难以持续。
原奶价格下行周期拉长,全年扭亏难度陡增
对于天润乳业而言,下半年的经营环境依旧严峻。据公司董事长刘让在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透露,截至2025年8月,原料奶价格已连续28个月同比下跌,创下2010年以来最长下跌周期,主产省平均收购价格仅为3.02元/公斤,同比下跌5.6%。尽管华泰证券预测行业将于2026年重回供需平衡,但短期内原奶价格低位运行的态势,仍将持续挤压天润乳业的利润空间。
作为区域乳企,天润乳业的核心优势在于靠近奶源地的成本优势,但在原奶价格持续下行、行业价格战愈演愈烈的背景下,这一优势正被不断削弱。未来,公司能否凭借疆内市场的稳健增长巩固基本盘,同时通过产品创新与渠道优化打开疆外市场局面,成为实现扭亏为盈的关键。但从目前情况来看,疆外市场的颓势短期内难以逆转,成本压力与资产减值问题也并非一朝一夕能够解决,天润乳业想要走出困局,恐怕还需要跨越更多障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