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图汽车,中国造车的另一重底色!
文丨文雨
没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宣传,也不靠外部资本输血续命,却能在业内最快实现单季度盈利和经营现金流转正,并成为第一个带着利润上市的新能源车企。
放眼中国造车界,岚图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另类”玩家。
10月2号,公司正式递交港股上市申请,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十字路口,此举不仅对企业自身发展意义重大,对整个行业都是一种全新的启示。
【有数量,更有质量】
岚图的成长性其实一直都很能打。
自2021年8月首款车型岚图FREE开启交付之后,岚图就一路高歌猛进。2022年-2024年销量分别达到19409辆、50285辆、80116辆,复合增长率高达103%,大幅跑赢同期市场整体水平。
公司仅用一年时间,就完成从10万辆到20万辆的跨越,是国内首个总产量突破20万辆的央国企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
今年前三季度,岚图已累计交付96992辆,同比大增85%,其中9月单月交付达到15224辆,连续七个月销量过万并实现“八连涨”。
2022年-2024年,岚图的营业收入分别约为60.52亿元、127.49亿元和193.60亿元,年复合增速高达78.9%。
更关键的一点,随着业绩基数不断抬高,岚图的业绩不仅没有降速,反而继续加速。
招股书显示,今年前七个月公司营收已达到157.81亿元,同比增长90%以上。
而这,可能才刚刚开始。
今年下半年,岚图各大产品线全面开花。7月上市的岚图FREE+已经跻身“20-30万混动SUV销量TOP3”;8月全新岚图知音上市,位列20万级华为系纯电车型销量榜首(9月8日-14日);9月刚上市的2026款梦想家在18小时内就大定超10000辆。
随着这些新车型陆续起量,接下来一段时间大概率还会对业绩表现形成进一步的拉力。
数量上的高速扩张已经足够亮眼,但这还不是最关键的,岚图真正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在数量扩张的同时还能保持经营质量的提升。
2022年-2024年,中国汽车产业的竞争烈度持续升级,亏损换增长是常态,岚图汽车的毛利率却能从8.3%一路攀升到21%,并在2025年前七个月进一步提升到21.3%。
据灼识咨询统计,2024年岚图汽车的毛利率在国内所有新能源车企中高居第二名。
自2024年Q4首次实现单季度盈利后,岚图的利润表快速向上修复,今年前七个月已产生4.34亿元盈利。
在整个造车江湖,央国企过去一直被认为“船大难掉头”,但岚图的出现打破了这种惯性认知,公司罕见地实现了规模与质量的统筹兼顾。
表面看这是意料之外,其实全都在情理之中。
【有广度,更有高度】
岚图现象背后有很多因素,首当其冲的就是公司的能力圈足够广,这种广度可以体现在方方面面。
比如在产品层面,岚图全面卡位轿车、SUV及MPV三大细分市场,并拥有“三旗舰”和“SUV双子星”车型,是高端新能源车企中产品矩阵最全面的一个。
再比如在技术层面,岚图坚持全栈自研,并拥有平台架构、岚海动力技术、智能座舱技术、智能驾驶技术和岚图技术生态五大技术底座,全面掌握补能、安全、智能等决定电动车竞争力的几乎所有核心技术。
这种“既要又要”的发展模式的好处在于,一方面可以确保岚图在消费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能最大程度触及并满足市场,另一方面则保证公司在参与市场竞争时没有明显短板和弱点。
在这个基础之上,岚图又尽最大努力把技术的高度做上去。
相较于很多“会说”的友商,“嘴笨”的岚图好像并没有太多声量,但公司其实在背后默默做了很多“第一”和“唯一”,包括但不限于:
推出超长续航800V高压混动技术岚海智混,开创“纯电体验优先”的混动技术新范式;开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首个原生智能电动整车架构“ESSA架构”;全球首发L3级智能架构“天元智架”,实现从电控架构向智能架构跃迁等等。
所有这些,给岚图带来了很多“人无我有、人有我强”的差异化竞争力。
就拿“ESSA架构”来说,支持三种动力形式共线生产,可开发六种主要车型,包括SUV、MPV、轿车等等,既能让公司大幅提升效率、缩短生产周期,加快产品上市和推陈出新的速度,又能通过压缩生产线规模来降低制造成本,还能借助零部件通用化率的提升降低采购成本(目前岚图梦想家、岚图追光车型在硬件架构上的通用化率均达到90%)。
岚图之所以能在高速发展的同时还能源源不断释放利润弹性,根本原因就是得益于“ESSA架构”等技术的领先性。
一段时间以来,中国汽车业逐渐形成一种群体性的浮躁氛围,在产品上不计成本的堆料,在宣传上不计后果的“放卫星”。岚图的实践让大家看到了另外一种可能,公司不拼参数,不拼故事,不拼营销,只是完全沉下心来围绕用户做有价值的创新,同样可以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实现又快又好发展。
从长周期视角出发,相比于横冲直撞、蒙眼狂奔,这种稳扎稳打、行稳致远的作风或许更有可能笑到最后。
【有爆发力,更有耐力和潜力】
在资本狂欢劲舞的推动下,很多新势力车企都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快速发展,但造车从来都不是“速决战”,而是一场“持久战”、“拉锯战”,相比跳得高、跑得快,更重要的是稳得住、走得远。
目前行业公认的电动车上岸门槛是年交付50万辆,以这个数据为标准,国内恐怕没有一家新势力能真正做到稳坐牌桌。换句话说,直到现在汽车行业突围的窗口都没有关闭,任何玩家都有可能异军突起、后来居上。
多年来我们始终有一个观点,像岚图这种脱胎于传统车企的新势力绝对不容小觑。
相较于传统车企,这类企业因独立经营而没有历史包袱和路径依赖,可以在智能电动革命中尽情发挥;相较于纯粹的新势力,这类企业又因背靠强大的母公司而可以源源不断的获取资源支持,在供应链、企业治理、产能爬坡、制造经验、市场渠道、风险管理等方方面面都有优势。这些优势前期可能并不明显,一旦战线拉长就会被无限放大。

对于岚图而言,此次上市很可能会成为公司二次加速的一个拐点。
全球范围内汽车产业始终存在两套定价体系,其一是传统车企阵营,缺乏足够成长性,估值水平低下;其二是智能化的新能源阵营,想象力十足,估值水平高启。
东风汽车过去在资本市场一直按照传统车企属性来定价,资产价值被低估。现在岚图上市,估值水平势必会得到修复,这对于公司重新打开融资空间,走向更大发展有直接助力。
更重要的一点,在多年厉兵秣马的蓄势积累后,岚图正在进入产品和市场双扩张周期。
按照规划,岚图未来每年将推出1-3款车型,预计到2026年底将拥有6-9款车,并在核心城市重点商业区加密门店布局,拓展欧洲、中东、中亚等海外市场。

过去几年,汽车行业深陷内卷竞争的陷阱,很多品牌靠低质量内卷获得一席之地,甚至玩的风生水起,反倒是一些坚持高质量发展的车企的价值并没有得到充分展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愈演愈烈。现在国家顶层设计重磅部署“反内卷”,之前那些以低质竞争为生的企业大概率会出现竞争力弱化甚至被淘汰出清,而像岚图这种踏实务实的车企的比较优势很可能会得到显著凸显。
希望岚图能走向更大的舞台和更广阔的天地,因为这意味着整个汽车行业已经回到了良性可持续的轨道。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