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爸妈必看!宝宝突然哭不停、啃手手?可能是小牙牙在“敲门”

郑州口腔 原创

2025-10-08 18:22

“娃最近怎么突然老啃拳头?”“夜里哭醒好几次,喂奶也哄不好,到底咋了?”新手爸妈常被宝宝这些“反常”行为搞得手忙脚乱,其实,这很可能是宝宝的小牙牙要“破土而出”啦!

宝宝出牙前,会发这5个“信号”要知道

宝宝出牙一般从4-6个月开始,但“信号”可能提前就出现了,爸妈要多留意这些细节:

1. 疯狂“啃咬”

手、玩具、衣角,抓到啥咬啥,其实这是宝宝牙龈又胀又痒,在通过啃咬缓解不适。就像我们长智齿时想咬东西一样,宝宝也在靠这种方式“按摩”牙龈,帮小牙牙快点冒出来。

2. 口水突然变多

之前宝宝只是偶尔流口水,突然变成“小喷泉”,下巴还会因为口水刺激发红,这是因为出牙时牙龈肿胀,会刺激唾液腺分泌更多口水。爸妈记得多给宝宝换围嘴,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口水,别用力搓。

3. 夜里频繁哭醒

出牙时牙龈会隐隐作痛,尤其到了晚上,宝宝对疼痛更敏感,就会哭着醒过来。这时候别以为宝宝“闹觉”,可以轻轻帮他按摩牙龈,或者给个牙胶咬一咬,缓解疼痛后宝宝很快能再睡着。

4. 吃奶时咬乳头、奶瓶嘴

有些宝宝吃奶时会突然咬住乳头或奶嘴,还会左右摇头,这可能是牙龈痒得难受,想通过咬东西缓解。如果妈妈喂奶时被咬伤,别马上推开宝宝,可以轻轻按住他的下巴,让他松开,再耐心哄一哄。

5. 牙龈有点“不一样”

仔细看宝宝的牙龈,如果发现牙龈发红、有点肿,用干净的手指轻轻摸一摸,能感觉到里面有小小的硬块,这就是快要冒出来的小牙尖啦!这时候要更注意宝宝的口腔清洁,别让细菌乘虚而入。

宝宝出牙不舒服?5个小妙招,帮娃缓解不适

看到宝宝因为出牙难受哭闹,爸妈肯定心疼。试试这几个方法,能帮宝宝减轻不适,让出牙期更轻松:

1. 给宝宝用“牙胶”:选硅胶材质,提前放冰箱冷藏更舒服

2. 用手指帮宝宝按摩牙龈:洗干净手,轻轻打圈揉一揉

3. 调整喂奶姿势:避免碰到肿胀的牙龈,减少疼痛

4. 保持口腔清洁:用纱布擦牙龈,别让奶渍残留

5. 给宝宝准备“软辅食”:别吃太硬的,避免刺激牙龈

宝宝出牙期,这些情况要及时看医生,别耽误

大多数宝宝出牙都很顺利,但如果出现这些情况,一定要及时带宝宝去看儿科或儿童牙科医生:

1.发烧超过 38.5℃,还伴有呕吐、腹泻。

2.牙龈红肿、流脓,宝宝疼得不敢吃奶。

3.出牙顺序异常,或1岁还没出牙。

宝宝出牙是成长中的重要一步,虽然过程中会有小不适,但也是爸妈见证宝宝成长的珍贵时刻。只要掌握正确的应对方法,耐心陪伴,宝宝就能顺利度过出牙期,长出一口健康的小牙牙!

医生简介:

孙琦,主任医师,儿童口腔科主任,学士,毕业于郑州大学口腔医学院,河南省口腔医学会儿童口腔专业委员会委员。发表科技核心期刊医学论文10余篇,论著1本。获河南省卫生厅医药卫生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河南省卫生厅医学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河南医学科技三等奖1项,郑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河南省科技厅科学技术成果2项,并作为项目组主要成员参与多项省市科研项目。擅长乳牙及年轻恒牙的龋病、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诊治,年轻恒牙牙外伤的诊治,低龄儿童龋病、牙髓病及根尖周炎的治疗,低龄儿童龋病综合防治。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