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进行时】以亲情唤醒责任 让被执行人主动担责

聚焦视窗 原创

2025-10-07 10:42

“是你们让我有了承担母亲责任的勇气!”

近日,在辉南县人民法院的调解室里,被执行人齐某紧紧握着执行法官的手,眼含热泪地说道。这温情一幕的背后,是辉南县人民法院秉持“司法为民”理念,成功化解一起变更抚养关系执行案件的生动写照,让司法温度真正浸入群众心脾。

案情回顾

八旬高龄的李奶奶,本应安享晚年,却被一桩心事压得喘不过气——她向法院申请变更三名孩子的抚养关系,可案件进入执行阶段后,被执行人齐某(三名孩子的母亲)却始终下落不明。更让人心疼的是,李奶奶年事已高,还身患多种疾病,身体早已不堪重负,根本无力继续抚养三个年幼的孩子。孩子的生活、教育成了悬在李奶奶心头的 “大石头”,也成了执行法官们亟待解决的难题。

为了尽快找到齐某,给李奶奶和孩子们一个交代,辉南县人民法院的执行法官没有丝毫懈怠。法官深知,每多拖延一天,孩子的成长就多一分风险,李奶奶的负担就多一分沉重。执行团队立即展开多方调查,一方面仔细梳理案件线索,排查齐某可能的落脚点;另一方面积极联动村里工作人员与当地派出所,构建起“法院+村委+公安”的联动执法网络。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各方的通力协作下,执行法官终于找到了齐某。然而,面对法官的到来,齐某起初态度消极,对抚养孩子的责任避而不谈。执行法官没有急于采取强制措施,而是从“你养我小,我养你老”的传统伦理亲情入手,耐心向齐某释法明理,讲述李奶奶的艰难处境和孩子对家庭的渴望。一次又一次的沟通,一句又一句的劝说,渐渐唤醒了齐某内心深处的母爱,她终于认识到自己作为母亲的责任,主动来到法院,表示愿意承担起抚养三名子女的义务。

案件的推进并未就此停下脚步。执行法官在与齐某的交流中了解到,她没有合适的工作,经济条件十分困难,独自抚养三个孩子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如果不解决实际困难,即使齐某承诺抚养,后续也可能出现新的问题。为了让孩子能稳定生活、安心上学,执行法官主动对接齐某所在的村委会,详细说明情况,协助村委会为齐某出具相关证明材料,帮助她顺利办理了“低保户”手续。这一举措,为这个困境中的家庭送去了实实在在的帮助,也让司法的温情延伸到了案件之外。

从寻找被执行人到唤醒责任意识,再到解决实际生活困难,辉南县人民法院始终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用耐心、细心和责任心化解矛盾、温暖人心。这起案件的妥善解决,不仅让破碎的家庭重新看到了希望,更彰显了人民法院“让司法温度浸入心脾”的价值追求,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守护家庭幸福安康交出了一份有温度的司法答卷。

文:辉南县人民法院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