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追剧+零食自由=口腔灾难?解锁假期护牙新姿势!

郑州口腔 原创

2025-10-06 19:15

国庆假期,朋友圈瞬间被“宅家躺平”的快乐刷屏。三顿饭一顿不落,零食甜点一刻不停,追剧、打游戏、睡到自然醒……这简直是很多人的终极梦想!

但当你沉浸在“舌尖上的假期”时,牙齿可能正在悄悄“抗议”:牙酸、口臭、牙龈出血……别慌!赶紧给口腔健康上把“安全锁”,让美食和健康兼得!

美食背后的“口腔危机”:你的牙齿正在经历啥?

1.甜蜜陷阱:牙釉质的“酸蚀警报”

蛋糕、奶茶、巧克力……甜食入口的瞬间,口腔里的细菌也开启了“狂欢派对”。它们疯狂分解糖分,产生酸性物质,像小锤子一样敲打牙釉质。

后果:牙釉质变薄→牙齿敏感→蛀牙找上门!

2.残渣“潜伏战”:口臭和牙龈炎的元凶

宅家期间,刷牙漱口容易变成“随机事件”,食物残渣趁机在牙缝、牙龈沟“安家”。细菌分解残渣时,不仅释放酸性物质腐蚀牙齿,还会造成口臭。

后果:短期口臭→长期牙龈红肿、出血→牙周炎!

3.硬物“暴力冲击”:牙隐裂的“定时炸弹”

嗑瓜子、咬坚果、开啤酒瓶……牙齿虽然硬,但也有“承受极限”!经常咬硬物会导致牙隐裂,就像玻璃上的裂痕,看似没事,实则危险重重。

后果:牙隐裂→吃冷热食物刺痛→裂纹加深→牙齿折断!

宅家护牙指南:美食与健康如何“双赢”?

1. 清洁口腔“快准狠”:吃完就冲,不给细菌机会

漱口:吃完零食立刻用清水或淡盐水漱口,冲走残留糖分和残渣。

牙线:每天睡前用牙线清理牙缝,避免邻面龋。

刷牙:坚持“巴氏刷牙法”,每次不少于2分钟,别偷懒!

2.零食选择“心机局”:吃对食物,护牙又解馋

水果替代甜点:苹果、梨、草莓等低糖水果,富含维生素和水分,刺激唾液分泌,中和酸性物质。

坚果“适量吃”:核桃、杏仁含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对牙龈健康有益,但别用牙咬果壳!

拒绝“黏性炸弹”:软糖、牛轧糖黏在牙上,比普通糖果更易引发蛀牙,尽量少吃!

3. 拒绝“牙齿当工具”:开瓶盖?用剪刀!

宅家时,千万别为了图方便用牙开瓶盖、咬包装袋!牙齿的“本职工作”是咀嚼食物,不是“万能工具”。

假期尾声:给牙齿做个“体检”

假期已接近尾声,是时候给牙齿“查漏补缺”了!

洗牙:清除牙结石,预防牙龈炎、牙周炎。

口腔检查:医生会检查蛀牙、智齿、口腔黏膜病,早发现早治疗,避免假期后“牙痛到崩溃”!

儿童专属:3岁后做窝沟封闭,6岁起每年涂氟。

医生简介:

谢东阳,主治医师,口腔综合科科室助理。口腔医学硕士,毕业于郑州大学口腔医学院。

中华口腔医学会会员,国家级口腔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认证医师。发表核心期刊2篇。从事口腔全科临床工作多年,熟练掌握口腔全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擅长牙体各类疾病(龋齿、牙髓炎、根尖周炎等)、牙周各类疾病的诊治,前牙树脂美学修复,全冠、桩冠、嵌体的设计与修复,活动义齿的设计与治疗,牙拔除术及口腔急诊的相关诊断与治疗。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