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秋奇妙游》开播:月光牵起团圆,文化唤醒共鸣
中原网讯(郑报全媒体记者 秦华)10月5日晚,河南卫视《2025中秋奇妙游》正式开播。这场以“团圆”为线、“此时”为念的文化盛宴,带来又一场东方美学热潮。
从神话浪漫到人间烟火,从千年文脉到时代共鸣,节目以“心在当下,月满人间”为精神内核,融汇山河胜景、人间烟火与古今共情,让“团圆”的意蕴在赤子家国思、文化传承志与时代同行情中层层递进,也展示“中秋团圆”的多元意义。
月光为线,织就多元团圆故事
“月圆”是独属于中秋节日的核心意象,在《2025中秋奇妙游》中,正以“圆”为精神线索,将月圆赋予多元的情感承载——是归乡路的灯塔,也是游子心的慰藉,更是家国情的见证,节目也从“山河共此时”的地理之圆,到“烟火守团圆”的生活之圆,再到“月印千年心”的文化之圆和“同心皆故乡”的民族同心圆,层层递进诠释“世界之大、终归团圆”的东方哲思。
一封写给故乡的情书,横跨两代人的归途。胡夏演唱歌曲《圆月》,以写意散文的叙事方式,在现实和回忆悄然交错中以让月光见证着离别和乡愁,也照亮了归来的一刻。“玉盘沁润桂花香,瑶阶白露凝作霜”的唯美中秋意象中,无法阻隔的故乡情也在歌声里汇聚成了团圆意。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诗词与舞蹈的碰撞,在《飞鸿雪泥》中绽放别样光彩。节目采用“戏中戏”结构,创意演绎苏轼苏辙兄弟二人跨越时空的手足情深,将古往今来人们对中秋团圆的期待凝聚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具象共情。
黄子弘凡化身“月光使者”演绎的歌曲《有月亮的地方》。“如果月亮会给我温柔回答,流淌的时光请你别催促啊……”在“扁舟映月”场景之中,温柔的歌声也化作“精神慰藉”,传递出“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月亮”的温暖内核。
创意解构,焕活千年文化印记
从神话传说的浪漫重构,到非遗技艺的创新演绎,《2025中秋奇妙游》坚守“文化为魂”,用多种现代视听技术“解构”传统文化符号,在古今交融中让千年文脉焕发新生。
迪丽热巴主演舞蹈《天女散花》,以民间神话为蓝本,衣袂飘飞间再现“天衣飞扬,满城风动”的经典意境。天地灵气,一梦生花,当“飞仙入境”与山河胜景叠加,“这是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节目播出后,不少网友感叹“重新认识了传统神话的美”。
杨文韬、张灿领衔演绎的创意舞蹈《流光织梦》,则将传统非遗与艺术表达创新结合,带来极具视觉冲击力的观感。“以身为针,以舞为线”,亦幻亦真间,舞者们的肢体轨迹转化为中国传统纹样,共同“织”出一幅动态“龙凤呈祥图”。
“打一个呵欠,拨乱神仙世界”,当中秋月圆洒向“狸猫扑蝶”,张含韵循着这份古典意境,把狸猫的灵动好奇揉进了歌曲《妙妙人间》的旋律之中。观众跟着歌声,推开月下庭院的门,沿着狸猫的视角追蝶嬉戏,看诗人对着明月凝思,共同体验与万物相伴、与心意相守的“妙妙人间”。
烟火为暖,“生活温度”唤起时代共情
在《2025中秋奇妙游》也注重捕捉当代生活的“烟火气”,让节目既“有古韵”,也“接地气”。从职场人的身份焦虑,到现代人的生活态度,节目用幽默或深情的方式,回应着当下观众的精神需求。
情景喜剧《不做NPC》聚焦当下多个热点话题,采用职场喜剧+元宇宙穿越风格,将西游世界重构为一个“大型片场”,在风趣幽默剧情中也展示职场打工人的奋发向上。
歌舞《走马看人间》,则以宋朝“古人徒步自驾”为创意载体,融合宋代美学与现代镜头语言,带领观众共同驰骋于山河之间,感受“享受人间自在”的生活态度。
在本一期奇妙游中,河南卫视再度携手杨丽萍,打造《落花生香》,以“自述+舞蹈”双线叙事,通过落花落、果生、香成三段式舞蹈结构,将落花生的自然生命轨迹与人的精神成长相呼应,并最终升华为中秋团圆与大地馈赠的礼赞,展现“向下扎根,才能向上生香”的人生智慧。
当中秋遇上国庆,特别打造的快闪活动《想把我唱给你听》,将“团圆”升华为更广阔的家国情怀。城市街头,雷佳领衔一场快闪合唱,汇聚起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们,挥舞的五星红旗与嘹亮的歌声交织成“爱的海洋”,唱响对祖国的深情告白。
山河相望豫哈情深、民族融合美美与共、中华潮音共谱华章。常思思领衔开启一场“民族文化青春潮流音乐会”,在辽阔草原之上重新演绎《玛依拉变奏曲》,在保留经典民歌同时,融入花腔女高音技巧与交响乐伴奏,汇聚成兼具民族底蕴与时代活力的“Live华章”。
这场跨越古今的中秋文化之约,以月光为媒,让千年节日内涵与当下时代生活共振,更以烟火为暖,用“团圆”的共同主题连接起不同年龄、地域、民族的观众的共情。正如节目中所说:“这个中秋,不论你我身在何方,山河阻不断思念,月光依旧,故事不同,愿我们珍惜这天地所赠,因为它始终轻声告诉我们,世界之大,终归团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