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兆胜与形意拳的不解之缘
我的老家山西太谷是“中国四大名拳”之一的“形意拳〞发源地,被称为“形意拳之乡”。在我们当地,研习形意拳的人们众多。
在良好氛围的熏陶下,我家是几代学武之家,到我这辈时是第四代了,爷爷年轻时凭借高强的武术为抗日战争作出了贡献,父亲兄弟仨人从小师从车派形意拳宗师车毅斋的再传弟子闫芝兰学习形意拳,十几岁时参加市县武术比赛,获得多次冠军。五六岁时的我耳闻目睹每晚看父亲和二大爷教哥哥们练习形意拳,那虎虎生威的力道和气势也感染了我,自己也照猫画虎模仿一些动作。上小学之前的我体弱多病,乘坐汽车一会就开始晕车,站两三米高的地方都恐高,隔三差五就生病了,父母忙着在生产队带领队员们从事农业生产,生病了大部分时候是二大爷带我去医院看病。到了七岁左右,父亲和二大爷开始教我形意拳的套路动作,从基础动作开始练起。形意拳又叫形意五行拳,有五个基本动作,分别是“劈、钻、崩、炮、横”,特点是“劈拳如斧,钻拳似水,崩拳似箭,炮拳似火,横拳似弹”,五个动作按照一定顺序连贯起来配合步伐,就形成形意拳的基础套路“进退连环”,要领是:头部中正,眼神配合动作变化,肩部松沉,肘部下坠,背部挺起,胸部含蓄,步伐注重肩胯合劲,呼吸分明劲,暗劲和化劲三个阶段。我小的时候就在父亲和二大爷手把手的演练下反复练习这套动作。
经过一年多的练习,我的身体变得非常灵活,以前经常不舒服,生病的现象逐渐消失了,一年半载的也没有生病。随父亲坐公交车去太原一个多小时车程也不晕车了,在太原游览太原解放纪念馆从七八层高的楼上往下看也没有头晕目眩的感觉了。而且相比同龄的小伙伴们,我的跑跳,攀爬能力,身体灵活度都比他们明显要好,这些都是学习形意拳后的变化。刚学拳时觉得新鲜好玩,手痒痒就想找人练手,一次趁母亲不注意,一个崩拳朝母亲胸口打去,母亲一个趔趄坐在了地上喘着粗气,过了好一阵才缓过气来,嗔骂着我,而我早已跑出了院子不见了踪影。当时我八岁左右的年纪。上小学二年级时,体育老师给我们全班做示范,一根粗绳子绑在大树斜长出的粗树枝上,顺着绳子手脚并用向上爬。老师做完示范动作后,让同学们照着做,全班只有我爬到了五六米高的地方又顺利下来。我们老家是平房顶,那时大部分人家收割完小麦都是把小麦放到房顶来晾晒,隔两三个小时就要翻动,暑假里这样的活就由我来承担。顺着梯子爬到4米多高的房顶去翻晒小麦,甚至我还能肩扛二三十斤小麦一边一手扶梯一边上下梯子。
当时已经经常从和邻居家相邻的两米多高的院墙一跃而下。有次在房顶晒麦子,不知哪个小伙伴说了句,敢不敢从房顶跳下去,我顺着屋檐往下看,好高呀,以前可没跳过这么高,好害怕,不过自己又有跃跃欲试的感觉。决定试试,当时我家大院子里有成垛的麦秆,我和伙伴们抱过一些铺在了地面上,铺了有半腿高,又试了试比较松软了。又爬上梯子从房顶往下跳,可能就是无知者无畏的感觉,跳下来双脚落地顺势向前一滚又站了起来(这也是形意拳中卸力的方法),试了试腿脚,没有疼痛的感觉。完成了一次从4米多高地方跳下来没有受伤的经历,也是唯一的一次。后来想想后怕不已,万一腿折了可怎么办……
儿时学习形意拳的时光只有短短的两三年,只学习到形意拳的一些皮毛,上小学三年级之后因为学业渐紧就中断了下来,但这段时间的学习对我健康的体格,健全的人格培养,对我之后的人生之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从父亲和二大爷以及众多形意拳练习者身上学习到了“勇毅、正直、担当、坚㓞”的精神,我将受用一生。同时我也要身体力行,做一名形意拳文化的传播者,使更多的人们了解它,学习它,传播它,使形意拳更加发扬光大。(图文/孙兆胜)
来源:https://m.toutiao.com/w/1844973506042122/?upstream_biz=client_share&category_new=text_inner_flow&share_uid=MS4wLjABAAAAiBMWTUoU-YYi3Ws-yXkQpVjjM9tW4wuyHIPdoi5BoZw&share_did=MS4wLjACAAAAbJ3ZiTLk6GMVopxqRs-7XZYnRJ1h8ORXvXsEIuaQfSXlQJKDi5mdx2jEGn16AgLt×tamp=1759649668&app=news_article&share_token=310a3b94-ec10-4aba-b831-a552fa89e9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