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闪购,搅动到店一池春水

AI蓝媒汇 原创

2025-10-03 11:22

作者 | 叶二 编辑 | 魏晓

这个黄金周,本地生活服务市场打破了以往的“常规剧本”——不再是熟客复购撑场、线下传单引流的传统模式,而是涌动着一股从线上 “闪” 到线下的新鲜活力。

在上海深圳,很多餐饮商家无论是藏在街角,开了十年的老牌小店,还是开在商场,新近入驻的连锁品牌,都明显感受到了客流结构的变化。

最直观的体现是,一批又一批来自淘宝闪购到店团购的消费者,正在涌入黄金周。

就在9月20日,淘宝闪购启动到店团购业务,首批覆盖上海、深圳、嘉兴三个城市的核心商业区域,涉及茶饮、甜品、正餐、自助餐及城市特色小吃等多个餐饮品类。同时,除了在淘宝闪购,也同时在支付宝、高德APP等多个入口同时上架。

这意味着,淘宝闪购正式从此前的到家业务,延伸至到店业务,而这也给早已固化多年的本地生活市场,带来了更多人间烟火与增量空间。

一方面,自然是天量流量的导入,另一方面则是淘宝闪购在短时间内,便搭建起一套具有吸引力的货品货盘,并在淘宝闪购、支付宝、高德APP这三端协同的背景下,拓展了出行高峰期间的消费可能。

以位于上海市的桂满陇(徐汇万科店)为例,该餐饮品牌在淘宝闪购上,专门上架了一套优惠力度在8.3折的国庆2人豪华套餐,包含店铺招牌菜品、烟火下饭菜、必吃十八鲜以及招牌饮品等。

这很明显,就是专门服务国庆期间的游客需求而来。

同时AI蓝媒汇还注意到,不同于市场上其他的团购平台,淘宝闪购的到店团购套餐,很大部分,都是可以在国庆期间使用的。上述桂满陇(徐汇万科店)的一款日常4人餐,在淘宝闪购上显示为“整周通用”,而在其他平台,则明确表明,在国庆期间不可用。

过往以来,本地生活服务的到店团购套餐,一到国庆、春节等假期,便都有很多限制,无法使用。这不仅影响用户体验,同样也拉低了用户的消费意愿。

现在,这一现状正在被打破。

而在这背后,一个肉眼可见的事实是,淘宝闪购,正在搅动到店一池春水。

搅动一池春水

淘宝闪购,再次表现出超强的执行力。

据了解,淘宝闪购的到店团购业务,从决策到上线,仅仅用了不到两个月时间。并且一经上线之后,很快从用户心智端、商家供给端、使用场景端等,完成了落地。

AI蓝媒汇发现,目前在上海、深圳、嘉兴三个城市,淘宝闪购到店团购业务运营非常平稳良好,其合作品牌既包括桂满陇、新旺茶餐厅、青花椒花椒鱼等全国连锁餐饮品牌,也涵盖楼下酸奶、冯校长老火锅等深受当地消费者喜爱的特色餐饮商户和地方品牌。

同时,无论是日常通勤时的一杯茶饮,还是周末聚餐的正餐、朋友小聚的自助餐,亦或是承载地方风味的特色小吃,也均被纳入团购范畴。

可见,淘宝闪购到店团购,直接实现了“全场景覆盖”。

并且从团购商品的整体优惠力度来看,价格上颇具吸引力:如原价170元的许府牛火锅人月团圆千禧记忆双人餐,团购价格到手价仅为68元;原价207元的青花椒花椒鱼的传承川味秘制烤鱼套餐,在优惠后团购价到手仅为153元。

平台还推出限量爆款商品,通过高人气单品吸引用户到店体验。比如在深圳,LINLEE林里柠檬茶就在十一首日起,上新了包含招牌手打柠檬茶、单丛鸭屎香手打柠檬茶、椰椰冰柠茶在内的“招牌三选一”限量到店套餐,仅需要0.01元。

此外,不少商品在团购折扣基础上,还可以叠加领取平台发放的红包,实现实际支付价格的进一步下探。

再结合上文所说,淘宝闪购到店团购套餐,很大部分,都是能在国庆使用的,这造就了一个极具吸引力的货品货盘。体现在市场端,就是掀起了一波提前囤券的热潮。

有用户在小红书等社交媒体上直言,“上海人民又幸福了,淘宝闪购团购这波给力了”、“深圳国庆必囤,100+吃垮湖南土菜大佬”等等。

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的全新想象,已然打开。

而这是必然会发生的。

市场共识,淘宝闪购到店团购的上线,并非孤立拓展单一场景,而是在其既有到家服务基础上,补上 “到店体验” 的关键一环,形成 “到家便捷 + 到店体验” 的场景闭环。

更何况,这本就是顺应商家和消费者的真实需求而生。

此前,随着淘宝闪购入局外卖,订单峰值不断攀升,用户们希望淘宝闪购增加到店服务,希望平台推出到店特价套餐;商家则多数已在其他平台开展团购业务、有现成套餐产品,期待通过新渠道获取增量。

换句话说,上线到店团购,不仅是淘宝闪购的水到渠成,更是市场所期待且急需的。

尤其是此前到店团购市场参与者相对集中,市场进入了存量竞争的固化格局,而淘宝闪购的此时入场,让用户和商家有更多选择的同时,同样也为市场注入了全新的血液与活力。

做大本地生活蛋糕

淘宝闪购,正是为了做大本地生活蛋糕而来。

到家领域,已经体现了这一点。

今年5月份,淘宝闪购正式入局外卖乃至即时零售业务的到家领域后,沉寂多年的外卖市场再度迸发新一轮生命力,彼此围绕用户体验进行了多维度的创新。外卖整体市场的订单量级,增长了高达一倍,即时零售的边界也大大拓宽。

到店领域,同样如此。

一方面,淘宝闪购、支付宝、高德,三个超级APP的流量导入,这为到店团购市场,注入了海量的流量,这可以极大地帮助商家们降低获客成本。

基于过往固化的竞争格局,过去的商家们,多依赖单一平台的流量分配,缺乏更多选择,这意味着要付出较高的流量成本——比如一家位于商圈的茶饮店,若仅绑定单一平台,不仅要接受平台制定的流量分成规则,还需投入额外费用参与平台推广活动,才能获得有限的曝光;而社区周边的小吃店,更可能因平台流量向商圈倾斜,难以触达周边有即时用餐需求的居民,陷入 “想获客却无渠道” 的困境。

但三个超级APP的下场,直接打破了这些僵局。商家无需再绑定单一平台,依托这多出的三个流量池下,可以有效降低对单一渠道的依赖,减少运营风险。

另一方面,本地生活的到店场景,也被大幅度拓宽。

长期以来,到店团购的核心场景集中在 “社区周边”:用户基于居家半径寻找餐厅,团购更多是日常用餐的性价比选择。

但淘宝闪购的入场,依靠三端协同的阿里生态,这能让商家们在获得更多客流的同时,触达不同类型的用户群体。

一个事实是,淘宝闪购的购物场景、高德的出行场景、支付宝的支付场景,三者覆盖的场景与人群存在差异,现在,都可以导流至到店。

比如有人习惯在淘宝上浏览商品时顺带关注餐饮团购,有人会在规划出行路线时提前锁定用餐地点,还有人会在支付后看到附近商家的团购推荐,这些此前未被充分整合的流量,这些用户悄然重构的到店消费决策链路,通过三个 APP 的协同联动,直接转化为到店团购的新客群。

更关键的是,AI蓝媒汇注意到,淘宝闪购并没有以“价格战”的方式,去发起本轮到店团购的补贴大战。仔细去看,其上线的到店团购套餐,折扣力度基本上与其他平台持平。

这意味着,淘宝闪购是以更温和、更深入的方式,去推动到店消费市场的变革,寻求“非对抗性”的增长破局,而非是内卷式的零和博弈。

这种竞争逻辑下,既打破了市场原有的固化格局,让商家有更多流量与合作选择、消费者有更丰富的团购渠道,同时也让竞争的重心转向至生态竞争——彼此需要在货盘丰富度、体验流畅性、优惠透明度等维度不断优化,持续推动整体服务升级。

如此以来,本地生活的消费潜力将进一步释放,增量也就随之而来。

目前,上海、深圳、嘉兴三个前期上线城市,已经出现了这种趋势。

可以预见,对于淘宝闪购而言,当路径已经跑通,接下来就是向更多城市拓展、向更多品类延伸了。

毕竟,市场已经等不及了。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