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牛苗林作品评析
诗人牛苗林《七排律·双节同辉赋》评析
文/王明军
牛苗林作为郑州大学毕业的女诗人、省直机关公务员、华夏诗社的副秘书长,在她双节期间创作的《七排律•双节同辉赋》的写作技巧上,达到新的高度。纵观整个作品,从起承转合、意境意象、思想艺术等方面,都有良好的呈现。现作简评分析如下。
【原玉】
七排律·双节同辉赋》
(下平十一尤)
双庆垂光沐九州,澄空万里焕金秋。
冰轮漫转清辉澈,桂魄凝香瑞霭浮。
枫赤菊黄争绚彩,灯华厦丽竞巍虬。
千家管瑟团圆乐,诸夏箫钟意蕴稠。
巨舰巡涛平海峤,星槎探秘驻云丘。
狮醒峦壑威振域,龙跃天衢壮志酬。
共此良宵情浩荡,宏图再铸领寰流。
原诗作者牛苗林
【评析】
一、韵律与格律
严格合律:这首诗为七言排律,属于格律诗的范畴。它遵循了下平十一尤的韵部,全诗押韵准确,一韵到底,读起来音韵和谐,朗朗上口,体现出作者扎实的古典诗词格律功底。在平仄安排上,也基本符合七言律诗的平仄规则,对仗较为工整,例如“枫赤菊黄争绚彩,灯华厦丽竞巍虬”“巨舰巡涛平海峤,星槎探秘驻云丘”等联,词性相对,结构对应,展现出严谨的格律之美。
二、意象运用
丰富且典型:诗中运用了大量富有中秋和国庆双节特色的意象。“冰轮”“桂魄”是中秋明月的经典象征,营造出宁静、祥和、团圆的氛围;“枫赤菊黄”描绘了金秋时节大自然的绚烂色彩,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息;“灯华厦丽”则形象地展现出城市在节日期间灯火辉煌、建筑华美的景象。
意象组合巧妙:作者将不同的意象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如把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天上的明月与地上的灯火相映衬,静态的景物与动态的活动相搭配,使诗歌画面感十足,给读者带来丰富的视觉体验。
三、表现手法
借景抒情:整首诗以景开篇,通过描绘双节期间的美好景象,如“双庆垂光沐九州,澄空万里焕金秋”,既点明了双节同辉的主题,又为全诗奠定了欢快、热烈的情感基调。作者借这些美景抒发了对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团圆的赞美和喜悦之情。
象征手法:“巨舰巡涛平海峤,星槎探秘驻云丘”,“巨舰”象征着国家强大的海防力量,“星槎”代表着我国先进的航天科技,形象地展现了国家在军事和科技领域的卓越成就。“狮醒峦壑威振域,龙跃天衢壮志酬”,“狮”和“龙”分别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威严和活力,寓意着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崛起和腾飞。
四、情感表达
情感真挚且浓烈:诗人在诗中充分表达了对双节的喜悦之情和对国家的热爱与赞美。从“千家管瑟团圆乐,诸夏箫钟意蕴稠”可以感受到家庭团圆、国家和谐的欢乐氛围;“共此良宵情浩荡,宏图再铸领寰流”则直接抒发了诗人与全国人民共同庆祝佳节、对国家未来充满信心的豪情壮志,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
五、结构布局
层次分明:全诗按照由景到情、由现实到理想的顺序展开。开头两联描绘了双节期间的宏观景象,为下文的具体描写和情感抒发做铺垫;中间几联分别从不同角度展现了节日的热闹场景、国家的建设成就等;最后两联则以抒情和展望结尾,升华了主题,使诗歌的结构严谨,层次清晰。
整体而言,这首《七排律·双节同辉赋》在艺术技巧上表现出色,格律严谨、意象丰富、手法多样、情感真挚,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古典诗词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