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节映国门,笃行践初心——郑州边检站民警的奉献与担当
记者 刘凌智 通讯员 聂大伟 张亚琼
当中秋的明月与国庆的红旗相映生辉,“家国共团圆”的温馨氛围浸润着每个角落,当许多人沉浸在团聚的喜悦或旅途的惬意中拥抱假日时,郑州新郑国际机场迎来了第一波出入境客流高峰,郑州边检站的民警们以坚守诠释责任,用服务传递温暖,在国门一线续写着属于他们的 “双节故事”。
在验证台前,他们屏气凝神,用“零差错”的专业守护通关效率;在引导岗旁,他们笑靥相迎,用“零距离”的服务抚平旅途匆忙;在停机坪上,他们昼夜奔波,用“全天候”的担当保障航班顺畅。这个双节,团圆是千家万户的期盼,而“坚守”则是他们对国门的承诺。
今年42岁的检查员张黎鹏,已在岗位上度过了18个国庆。18载春秋流转,不变的是他每日重复上百遍的“请出示证件”,每一次核对信息、比对细节、落下印章,都透着不容丝毫马虎的严谨。即便指尖因长时间重复动作变得僵硬,他的目光依旧紧紧锁定在证件与旅客信息上,专注得不曾有半分偏移。“守护国门平安,就是我们给祖国最好的节日礼物”,这句朴实的话,不仅是张黎鹏的心声,更是他和身边所有同事共同的信念。
“群众过节,我们过关”,这短短八个字,是执勤三队民警阮五龙与同事们日常工作最真实的写照。长期与家人两地分居的他,早已将节日里的坚守刻进了工作日常。忙碌时,繁杂的查验任务填满了每一分钟,思念被暂时压在心底;可一旦稍有空闲,对家人的愧疚便会悄悄涌上心头。但他从没有半句抱怨,只是用穿梭在口岸的忙碌身影,默默诠释着一名民警的责任与担当。
“既要让旅客顺畅通关,更要守牢国门防线”,这是执勤二队民警陈哲熙始终牢记的准则。每逢国庆,当别人还在温暖的家中享受清晨时光时,他早已在清晨五点准时到岗,有条不紊地开启一天的工作。不能陪伴在家人身边过节,难免有遗憾,但每当看到旅客顺利通关后露出的认可微笑,听到一句句发自内心的 “谢谢”,所有的辛苦仿佛都有了归宿。“国门有我,请祖国和人民放心!” 陈哲熙的话语坚定有力,这不仅是他对旅客的承诺,更是对祖国的庄严告白。
郑州国际货运空港的停机坪上,风里总带着几分凉意,执勤六队民警孔鹏却早已身着制服,为国际货运航班的查验通关严阵以待。从证件核验时的精准无误,到登机检查时的细致严谨,每一个环节他都不敢有丝毫松懈。无论是日常的值守保障,还是特殊时期的重点任务,他始终保持着高度专注——每一次与各国机组人员的亲切问候,传递着中国民警的专业与友善;每一次对货物、人员信息的仔细核查,守护着国门的安全与稳定。这些看似平凡的举动,都是他献给祖国最真挚的节日礼物。
当一线执勤民警在口岸前沿忙碌时,后方指挥中心里,键盘敲击声、指令传达声交织成一片紧张而有序的节奏,电子屏上口岸的客流、航班动态实时跳动,每一个数据都牵动着安全神经。“报告指挥中心,航班预报旅客中有一名重点人员,请求指示!”“指挥中心收到,请按预案处置,后台即时启动核查,相关岗位做好联动!” 这样的对话,在国庆期间的指挥中心时常响起。对于值班员李浩来说,眼前的电子屏幕就是他的“战场”,他需要在海量信息中快速整合多渠道数据,第一时间处理各类突发情况,在方寸屏幕间织就一张无形的安全网,默默守护着国门的平安。
还有一群人,他们不像一线民警那样常出现在公众视野,却用“幕后英雄”的身份撑起了整个口岸的运转,警务保障队的职工们便是如此,为了让一线同事能安心工作,他们精心准备每一餐伙食,细心分发每一份物资,用心维护每一处设施……在节日的喧嚣背后,是他们在平凡岗位上的无声奉献与默默坚守,为郑州边检站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筑起了一面坚实的后盾,为国庆佳节增添了一份特别的温馨与安宁。
验证台的“零差错”、引导岗的“零距离”、指挥中心的“零时差”、保障岗的“零疏漏”,郑州边检站民警用全链条的坚守,串联起双节期间的国门平安线。他们将思念藏心间,把责任扛肩头,以岗位为阵地,以行动践承诺,让警徽的光芒始终照亮归途与国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