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部署开展打击网络谣言夸大不实信息专项行动
为深入清理网络谣言夸大不实信息,有效遏制网络传播乱象,净化网络生态环境,营造郑州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筑牢全市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大局网络安全屏障,按照中央网信办“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总体安排,郑州市委网信办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为期3个月的打击网络谣言夸大不实信息专项行动。
一、工作目标
以遏制网络谣言夸大不实信息传播、净化网络生态环境为目标,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完善联动处置打击工作机制。健全完善监测、发现、辟谣、处置全流程工作规范,全面深入清理网络谣言夸大不实信息,压紧压实网站平台主体责任,着力解决旧谣言反复传播、新谣言层出不穷的问题。加大造谣传谣行为惩治力度,曝光典型案例,形成强大震慑,营造清朗网络环境。
二、工作措施
集中整治人工智能生成合成、编造演绎、歪曲解读、拼凑剪辑、剧情摆拍、夸大事实、虚构情节、旧闻新炒、移花接木、以假乱真、蹭热引流等网络谣言夸大不实信息,持续保持高压严管态势,最大限度挤压网络谣言夸大不实信息生存空间,实现清存量、控增量、断传播,确保专项整治取得实效。
(一)坚持分类研判处置。一是对涉重大会议、重要活动、重要政策发布等谣言和虚假信息,要从严从快从重清理处置。二是对涉安全生产、交通运输、自然灾害等公共突发事件,特别是涉险情、疫情、灾情、警情的谣言夸大不实信息,要积极督促有关部门加强正面回应,澄清事实,回应关切。三是对社会、经济、民生领域的网络谣言夸大不实信息,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推动及时发声辟谣,防止扩散蔓延,误导民众。
(二)加大溯源追责力度。一是督促网站平台加强技术手段建设,提升溯源能力,对首发网络谣言夸大不实信息的平台账号,视问题性质进行处置处罚,强化源头遏制。二是制定完善网络谣言夸大不实信息处置处罚规范,根据严重程度、是否首发、转发次数等维度,视情采取警告、禁言、永久封禁等措施。三是注重惩治源头,建立溯源机制,对首发恶劣谣言、多次传播谣言、利用谣言进行恶意营销炒作的账号主体,纳入黑名单管理,情节特别严重的,联合网站平台禁止注册新账号。
(三)健全完善辟谣机制。一是联合省市辟谣平台组织网站平台对存量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进行摸底,打上标签,对新增谣言和虚假信息组织有关部门准确辨识,认定后及时打上标签。二是属地重点网站平台开设辟谣专栏,及时转发和推送各类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和相关部门权威信息。三是要加强与相关主管部门的协同联动,发生重大网络谣言夸大不实信息事件时,联合发布权威信息,及时澄清事实,回应群众关切。四是拓宽广度深度,设立专项行动线索举报工作邮箱zzswwxbzzc@163.com,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线索举报,形成共同打击整治合力,确保取得最大实效。
(四)压实平台主体责任。一是做好存量处置,督导网站平台落实管理要求,对已认定的谣言和虚假信息,第一时间排查处置,防止反复传播。二是做好增量遏制,加强日常监测分析,对影响大、传播广的无权威来源信息,主动向有关部门进行查证,及时识别处置,努力把新发网络谣言夸大不实信息消灭在萌芽状态。三是强化网络谣言夸大不实信息线索监测报送,属地网站平台常态化开展日常监测和线索收集。四是属地重点网站平台要设立网络谣言信息专门举报入口,发动广大网民积极举报,广泛提供证据线索。
(五)强化协同联动治理。健全完善信息通报、线索移交、取证调证、联合处置等联动工作机制,强化部门协同,网信部门会同公安、宣传、政法、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联合处置工作。对多次传播谣言有害信息的,依法依规进行约谈和批评教育,同步开展有害信息溯源工作;对属地发布虚假谣言信息或恶意炒作的,采取禁言、封号等管控措施;对严重违法违规、性质恶劣的,实行立案专案打击,实施行政和刑事等司法处置措施,公开曝光违法犯罪事实,保持高压态势,震慑违法行为。
三、工作要求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全市网信部门和协同部门要充分认识打击网络谣言夸大不实信息专项行动的重要意义,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制定细化专项行动工作措施,抓好专项整治任务落实,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
二是全面排查整治。全市网信部门要对曾经多次出现网络谣言的网站平台做到全面覆盖、全面治理,聚焦问题突出的网站平台,加大打击力度。加强清理存量,组织属地网站平台对已经认定的网络谣言信息进行全网清理,防止其反复传播。对于非属地的网站平台账号制作、传播网络谣言的,要“点对点”做好移交,在准确研判定性的基础上协调处置到位。
三是依法打击处置。对属地互联网站平台或者关联郑州谣言的异地网站平台账号出现网络谣言夸大不实信息的,网信、公安等部门及时取证、立案调查,依法依规对网络账号运营者、开办者作出行政或刑事等处罚措施。
四是加强舆论宣传。专项行动期间,及时通过省市新闻媒体和网络平台宣传打击成效,公开曝光一批典型案例,引导网民做到不传谣、不信谣、不造谣,自觉规范网络行为,争做网络文明守护者和践行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