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钓具“门外汉”正在拼多多改变“钓鱼佬”群像

AI蓝媒汇 转载

2025-09-30 18:37

作者 | 刘广 编辑 | 魏晓

2025年2月27日晚,雷军走上台前,他宣布小米 SU7 Ultra正式上线,这是一款大量使用碳纤维,以提升车身强度并减重的超级性能跑车。彼时,也是很多人第一次听到“碳纤维”这个词。

但在“钓鱼佬”眼里,碳纤维早就不神秘,不新奇了。

早在2023年,便有来自威海的商家,在拼多多打造了超高性价比的碳纤维路亚竿,以重99克,100元左右的价格,“成了很多年轻人的第一支路亚竿”。

这种始于工具的创新,正在让钓鱼成为一项全民运动。

传统“钓鱼佬”的形象,大抵是年龄40+、清晨四五点活动、大包小包傍身,最主要的是——必然是男性。

但现在,“钓鱼佬”的形象似乎正被重构:年轻化、休闲化,甚至学生群体们也开始抛竿垂钓。

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作为全球主要的钓具研发、生产基地,威海也迸发出全新的“钓鱼经济”叙事。

过去十年来,依托于新电商的出现,威海钓具产业带第一次走到台前,与千千万万中国的产业带一样,威海抓住了这波机遇,走出了诸如“钓迷”“创威”等带着产业带基因的品牌。

如今,在拼多多提出“千亿扶持”以赋能产业带创新之时,威海的钓具商家们再次如鱼得水,他们对创新并不陌生——这批在新电商浪潮下成长起来的商家,充分发挥产业带的优势,在一波波地预判、抓住市场机遇后,成功地走到了钓具产业的前头。

年轻人的第一支路亚竿

近年来,威海钓具品牌“钓迷”的负责人张荣波发现,“钓鱼佬们”变了——参与钓鱼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且机动灵活、门槛低的路亚钓法,成为年轻一代热衷的户外休闲方式。

钓法变化影响着钓具生产。

通过对比市面上的路亚竿,张荣波发现,彼时国内市场的路亚竿品质两极分化,“海外品牌品质过硬,但入门款至少也得1500元,国内品牌类似产品也得上千元,而市面上大部分路亚竿价格低廉,但品质相差甚远”,这让张荣波看到了一块巨大的市场空间——“就做一款高质价比的路亚竿”。

他确实赶上了好时机,路亚竿轻量化的秘密——碳纤维彼时在国内发展迅速。碳纤维以其高强度、高刚性,并能显著减重的优势,此前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能源装备等国防军工领域。

现在用途则更加广泛,不仅是造车,同样还有钓具上。

得益于原材料的突破和量产使路亚竿的成本大幅下降,2023年,张荣波在拼多多推出了首款路亚竿,以重99克,100元左右的价格,“成了很多年轻人的第一支路亚竿”。

同为威海钓具品牌,“创威”的负责人孙中文则往前再迈了一步——成立碳布工厂,自主定制原材料。

据孙中文介绍,钓具由碳布卷制而成,碳布由碳纤维和树脂组成,以碳纤维的含量区分碳布型号,由于碳布均为通用型,型号有限,导致市面上有的钓具性能远超消费者所需,有的则名不副实,无法满足细分需求。

这让孙中文看到了产品优化的空间,他成立碳布制造工厂,通过不断测试,自主开发出了适合各类场景的碳布。“我们可以根据热门场景所需的钓具性能反向定制碳布,在性能要求与通用碳布无法匹配的情况下,我们自行设计碳布里碳纤维和树脂的配比,不只确保了品质,还降低了成本。”孙中文表示。依托着多样的碳布,尽管台钓市场竞争激烈,但孙中文仍能不断推出差异化商品,各类目标鱼类均能在其店里找到精准适配的钓具。

产业带工厂走到台前

十年前的张荣波,还是一名“钓具小白”,本科学日语的他“误打误撞”地进入钓具行业,起步2500元的月薪让本是华为认证工程师的他深感落差,但更出乎他意料的是,这钓鱼的坑一入就是10年。

彼时,张荣波所在的“钓迷”只是威海众多钓具品牌的一员,即使传统电商浩浩荡荡地发展十数年,“钓迷”也如大多数钓具品牌般,只是市场里的“小透明”。2017年,在张荣波主导下,“钓迷”入驻拼多多,这在他当时的朋友圈里,显然不算是个好主意。

“很多同行跟我说,只有几十元的东西才能在拼多多卖得动,但我觉得拼多多是个好机遇,其一是平台需要优质供给;其二是支付渠道没有限制,简化了消费者的支付路径。”张荣波回忆道,结果也正如他所料,其一款近200元的钓具一炮而红,仅一年,“钓迷”在拼多多的单店销售额便超200万,“我们当时的客单价相较其他商家高10倍,收获了平台很多红利”。

▲钓具生产的大部分环节仍为手工完成,工人正在对竿节进行质检。

“钓迷”在拼多多成长飞速,很快便成了年销百万支钓具的品牌,张荣波将原因总结为平台简洁的运营逻辑。“传统电商平台运营规则复杂,有的公司仅负责推广的车手就需要3人,拼多多是产品逻辑,这恰好是大多数工厂的优势。”张荣波表示,目前“钓迷”的运营团队仅5人,统筹所有平台运营,而张荣波转型为产品经理,产品研发成了他每天的重点事务。

相较张荣波,孙中文可称得上电商原住民,国内首批电子商务专业的大学生。尽管笑称“学杂了”,但早在大学时期,孙中文便通过开网店售卖点卡、游戏装备等。大学毕业后,孙中文回到了家乡威海,在韩国化妆品、韩国食品、钓具的“威海电商三件套”中选中了钓具,至今已深耕了15年。

同样是看中了拼多多简洁运营的优势,2020年,孙中文携自创品牌“创威”入驻拼多多,首年便创下了上千万的销售业绩。“在威海商家中,我们入驻得不算早,但也获得了不错的发展机会。平台的规则很简洁直观,直至目前,拼多多仍是运营成本最低的平台。”孙中文表示。

平台归集的海量订单让孙中文工厂的产能得以释放。“订单一多,我们的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与配件供应商沟通的话语权也会提升,这些因素都是爆款的基础”,据孙中文介绍,其推出的首款产品“凌天系列”,在拼多多上线首月便销售了数万支,至今仍是店内的常青款。

极致的管理与持续的创新

而随着张荣波和孙中文这样的钓具品牌在拼多多上的崛起,威海钓具产业也完成了升级。

过去,威海钓具产业虽然拥有比肩国际水平的生产工艺,内行人能以极其低廉的价格在这里买到国际大牌品质的产品,但整体产业长期隐匿于国际大品牌的光芒背后,默默完成着利润微薄的代工环节,“不被看见”成了其发展之殇。

现在,这一现状,被彻底打破,威海钓具产业带第一次走到台前,越来越多的新兴品牌,正在这里持续成长。

甚至,还不止如此。极致的管理,与持续的创新,同样正在涌入威海钓具产业带。

▲“钓迷”和“创威”均建立了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全方位保障产品品质。

前几年,孙中文几乎所有时间都待在工厂里,他花了大把时间梳理电商的销量数据和销售节奏,将所有产品重新分类。与传统的产品分类方式不同,孙中文的分类思路遵循电商逻辑,如大爆款、次爆款、常青款、动销款、利润款等,再根据分类重新设计生产、配货、仓储等,极大地降低了各环节成本。

“以前我们是运营、仓储、工厂各一块,工厂把货卸到仓库后就不管了,而分类统筹的好处便是生产和库存都更有规划,例如我们在拼多多的爆款库存消化不会超过10天,那么我就能规划备货规模、爆款储存空间,而不是生产和仓储都在摊大饼。”孙中文说道。

备货规模得以规划后,交付时间也能划分节奏,这让孙中文的备货时间从传统的45天缩短至15天。“按传统订单的交付模式,例如下单1万支钓具,一般是45天后统一交工。而我梳理出每款产品的销售节奏后,便可与工厂协调如15天的交货量、20天的交货量等”。

精细管理的好处显而易见,尽管拼多多单平台便实现超数千万元的年销售额,但孙中文的仓库仅有8000平,且生产、库存、销售一直处于动态平衡。

张荣波则继续在原材料上探索创新空间。据张荣波介绍,路亚竿有大小不一的6-10个导环,以日本富士生产的t环为品质最佳,t环主要由陶瓷、钛等制成,以往国内的路亚竿常采用不锈钢材质替换,尽管降低了成本,但几乎使路亚竿失去了轻便的优势。

通过与国内陶瓷企业合作,张荣波开发出了钛合金导环,在达到了同等强度外,极大提升了国内路亚竿的使用体验。“富士一套t环得近400元,我们不到100元就够了。”张荣波表示。

此外,张荣波还正与高校合作,通过改良工艺进一步降本。“导环是从钛板上逐个压铸而成,而导环是空心的,且钛无法回收利用,这意味着一张钛板80%以上的材料都要浪费。我们目前正与山东大学等高校合作导环的吹塑成型工艺,一旦成功,原材料利用率将大幅提升。”张荣波表示。

尽管产业带竞争更趋激烈,但孙中文和张荣波颇有信心,在他们看来,建立核心竞争力便不惧竞争。

近日,借助拼多多数据,张荣波发现,小物钓正成为新的消费趋势。“以往,钓具用户画像主要是中老年群体,且20岁到65岁的男性用户占95%,但小物钓太方便了,逛公园都能捎带手玩一下,全面打破了人群和场景的限制,女性和孩子都可参与,亲子互动便是常见场景之一。”这让张荣波看到了新的市场机遇。

孙中文则着意于开拓路亚竿市场,依托着当地钓具商家少有的碳布定制能力,他充满了信心。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