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晶园“讲究文化”成全国MBA管理教学样本
记者 王军方 文 / 图
河南工业大学团队撰写的《“甜蜜”突围:福晶园从老味道到新潮流的品牌焕新之路》案例,近日通过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专家评审,入选案例库,成为全国MBA院校共享教学和企业经营的范本。
许多企业没有企业文化,或者企业文化停留在“无意识”“碎片化”状态,没有形成系统、可落地、能驱动经营的文化体系,但郑州市惠济区企业福晶园不同。
9月29日,记者走进位于郑州市惠济区的福晶园厂区,发现墙面上一条条企业文化格外醒目。作为郑州烘焙圈的老熟人,这家企业从创立起就扎根烘焙赛道,在企业文化建设和管理模式上走出了自己的特色。
近日入选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的福晶园管理案例,由于河南工业大学李广平、彭紫璇、赵笑莹、孙静静撰写,重点讲的是福晶园“讲究文化”“幸福文化”的双轨体系。
福晶园文化建设并非一蹴而就。创始人刘群立在企业成长过程中,摸清了一个道理:好的企业文化能守住经营初心,还能把员工的心拧到一起。
为了把“软实力”做扎实,刘群立在20多年里的200多件典型案例中,一点点提炼出“讲究文化”。光是细化的规则就有117 条,从生产环节的原料把控,到车间卫生的死角清理,再到面对顾客的服务细节,全流程都覆盖到了。靠这些细则,既守住了产品品质,也慢慢让员工养成了主动自律的习惯。
除了“讲究”,刘群立还结合红色文化和企业的社会担当,搭起了“幸福文化”的框架。他让员工多传递善意和美好,不光工作有劲头,心里也有奔头。简单说,就是让大家心里装着好愿景,通过自己的行动创造幸福。
要让文化落地,福晶园的办法特别实用。新员工入职,得先抄一遍企业文化,这既是做一次文化学习,也帮大家对齐价值观。刘群立亲自上“第一课”,甚至躬身去打扫卫生间,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讲究”不是说说而已,要落到每个细节里。
企业每天预留学习企业文化的时间,不搞一阵风式口号宣传,而是把理念揉进日常工作里。老员工的经验也没浪费,企业把这些“老办法”整理成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给新员工提供了方便。
这套组合拳下来,形成了“认识—认可—做到”闭环,让顶层设计的企业文化,走进了基层员工的日常,成了福晶园的硬竞争力。
靠着“讲究文化”,产品品质和服务水平一年比一年稳,企业推行的“少买多次”理念攒下了好口碑。不劝顾客多买,反而让大家按需购买,这份实在赢得了长期信任,回头客越来越多,品牌和顾客的联系也更紧密。 “幸福文化”让员工多了份主动,员工自发奉献成了常态。
这次案例入选国家级案例库,给很多中小企业指了条路,也给全国MBA教学和企业经营带来更多新想法、新活力。
接下来,福晶园还要在文化上接着发力,计划投1.2亿元建像迪士尼乐园一样的工厂,还要开发文化衍生品,朝着“以文化为核心的创新工坊”方面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