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书法教学科研创新】从《简述中国》教学科研展开始启动
【高等书法教学科研创新】从《简述中国》教学科研展开始启动:
[聚焦与提取]
[要素重组]
[观念颠覆]
[改换频道]
【四个质疑与追问】
①重新定义“打基础”即“书法基础训练”。
②从“写字”基本功出发?还是从经典分类项目作为“艺术学语汇基础”出发?
③从传统轨道的楷书(颜柳欧赵)伸延向篆隶楷行草五体书?
还是以书法艺术科研目标的简牍、魏碑、金文、二王晋韵、狂草、章草等对象作专注的细致分类基础练习?
④什么是书法艺术学习的基础?
A“写字”“书写”能力培养,肯定是基础。
B [改革思维]的追加:
———科研带基础?
———项目带基础?
———艺术语汇“线条点画”与“视觉形式”的类型训练带基础?
————————
【事由的缘起】
“简述中国——简牍书法史研究/教学范例观摩展”
[第一场/共五场]
《展览导读和教学研讨》
时间:2025年9月26日-14:30
地点:浙江大学书法美育馆/陈振濂书法美育馆
⭕️简牍展教学讨论会
发言参考提纲
1、书法艺术创作与策展的关系;
2、简牍书法的创作探索;
3、交叉学科资源在书法教学中的运用;
4、书法展览的多形式、多元化探索。
张传维博士现场拍摄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美术系林如老师科研组团队,从本“简述中国”策展而引出的科研项目内容部署,共计五大措施。
第一场(9月26日):展览观摩与实践教学(针对专业师生的专场导览和教学研讨)。
邀请陈振濂教授作展览的专场导览。组织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学院、杭州师范大学、浙江财经大学书法专业相关师生与浙江大学美术专业师生、浙江大学书画金石社师生共同观摩并参与教学研讨,主题为书法创作、展览和实践教学。
第二场(10月中下旬): 学术交流与学科碰撞(邀请历史文献学、考古文博、文字学等其它专业专家共同举办针对简牍研究的学术沙龙)。
简牍专题研究涉及到书法艺术、历史、文献、考古、博物馆、文字学等各个领域,是一个典型的“学科交叉研究项目”。通过各学科专业专家的交流对话,对简牍进行多角度的全方位解读。
第三场(10-12月):①浙大美育讲堂(邀请书法美术和书法教育学、教学法领域专家,举办若干场简牍主题专场美育讲座)。②同步开展大学本科书法专业教学的项目制视角和教学方式编序,明确其间前后的因果逻辑关系。形成科研式书法基础教学的新样态。
第四场(10-12月):体验与推广(邀请其它专业学生和市民共同体验简牍和封泥制作)。
配合展览举办以简牍和封泥为主题的传统文化艺术体验项目:简牍和封泥的书写和制作。让参与者通过亲身体验了解中国的传统书法金石文化。
第五场(2026年3月): 教学成果汇报展(师生共同举办简牍主题的艺术创作、文献与图像综合展)。
结合书法专业教学,组织专业学生进行有主题的简牍书法创作和研究,并策划简牍主题的教学成果汇报展。展览涵盖:师生简牍书法创作作品、简牍经典范本的解读、相关历史文献和考古材料的综合展示。
陈振濂老师应邀与参加此次展研活动的中国美院团队和冯立老师在现场共同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