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塔有言:百年二七之王辉司令员的女儿竟然没能参观成二七纪念塔

富海说郑 原创

2025-09-29 06:56

1967年7月28日,王辉接到周总理指示带部队进郑州,整顿乱象,我们市直机关在中共郑州市委原第一书记王黎之、原市委秘书长苗靑带领下,在中原路上的市委大楼前迎接王辉部队进城,我们准备横幅和彩旗,清晨列队市委楼前等待,王辉大部队到市委门前时,他军容整齐下车,向前走几步向大家敬礼,转身上车时发现他右腿跌行。老苗说王辉腿有枪伤。王辉部队司、政、后三部门住进省军区招待所。1967年底,我参与写材料,也住进省军区招待所,我们写材料的在二楼西,王司令员一家住一楼东,在此三个月,与王司令员家人熟了,他有一个儿子,四个女儿,王海英、王海玲、王和平,参军后留在郑州一五三医院,最小的女儿叫六儿,非常聪明,有一次她问我,你知道什么是司政后吗,我告诉你:司是司令部,政是政治部,后是后勤部,姐姐海玲吵她,就你能,人家咋不知道,去!

海英、海玲在二七塔落成后的那年春节,我和妹妹来郑州探亲。从小在北京长大的我们,总感觉郑州的房子矮、马路窄、商场小,也就无心逛街了。有一天,爸爸认真地说:“你们去参观二七纪念塔。二七纪念塔是为了纪念二七先烈们修建的,也是郑州市的新建筑……”我们家爸爸的话就是军令,军令如山倒,谁也不敢违抗。

第二天突然下起鹅毛大雪,到了下午雪渐渐小了,我和妹妹坐上公交来到二七广场,到了二七塔前,年轻的工作人员却不让我们进去,说要关门了,我们奇怪的说:“咦,郑州这个地方关门时间这么早啊?才四点多钟!”“听你们说话不像俺们河南人。”“是的,我们是从北京来的,你还不让我们进去啊!”“咋,北京人!”一听北京人这三字,这位工作人员就自豪地向我们介绍起二七塔的情况:“王辉司令员领导我们重建的一座新的二七塔,是河南最高建筑……”他热情地说着可就是不让我们进去。我是多么想告诉她,我们是王辉的大女儿和二女儿啊!话到嘴边却不敢出口,因为爸爸对我们要求很严格,不许子女打着他的旗号说话和办事。我们只好在塔外看看、转了转,请一位路人帮我们拍了一张照片就回家了。

晚上爸爸下班回来,一进家门就问我们去没去二七塔。我们立刻回答:“上午下大雪,下午去了。可是到那才四点钟就要关门了,没进去,只是在外边看了看。站在一旁的秘书说:“我明天联系一下,让他们派专人接待一下吧。”爸爸说:“不用了,让她们自己去就行了。”我俩无奈地看了看爸爸。几天后,我们各自都返回部队了,谁也没有参观上二七纪念塔。

2009年的盛夏,我和妹妹去河南云台山玩,回来时在郑州转车。爸爸听说了,又让我们去二七纪念塔看看。因为只有一小时,我们匆匆忙忙赶到二七塔前,已是晚上六点左右。只有一位老同志在看门。我们又想进去,但他不让。我拿出手机说:“打个电话找个人让我们进去看看,能不能让我们进去。”谁知那位老同志严肃地说:“那你给公安局打电话吧!”我们一愣,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位责任心很强的老人。我们彻底无语了,只好又在塔周围转了转,照了几张像,并用录像机录下了二七塔及其周围,记下了如今郑州老百姓们的生活场景。我们无奈地、带着些许遗憾回到了北京。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