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丨鲍贤伦:我们误读了秦汉人写隶书
❀梦想秦汉
文丨鲍贤伦
◎隶书《孤往》29.5cm×27cm
“梦想秦汉”四个字,是我的审美追求最直截了当的告白。因为理想的高远,更反衬出当下的无奈。辩证而又诗化,直教人自甘沉溺。
秦汉是隶书的天堂。秦汉人写隶书,不过是将篆书捷写、便写罢了,先天地具有基因上的遗传优势。秦汉人集体写隶书,必然因人因用而发生不同,压根儿没有塑造风格类型的负累。隶书本是秦汉人别无选择的家常话、口头语,拿腔拿调地念台词,实在是我们无能的误读。
说是秦汉,侧重在秦。秦简牍中我最喜欢天水放马滩。放马滩的字生机勃勃,放马滩的地名古意盎然。秦人先祖非子为周天子养马有功而封邑秦亭,那地方不就在今天的天水吗?中国大一统王朝的起点是与马背上的生涯联系在一起的。
于是,我去仰望秦始皇陵,俯看阿房宫台地遗址。我转向于秦俑兵列中,徘徊在霍去病墓前石雕间……我一次一次地被感动,照例都说不出话来。我忽然觉得:秦汉也不必是概念的。
感知与表达的困惑普遍存在。创作的得失发生在交臂的瞬间。瞻之在前,忽焉于后。依稀想见秦月汉关了,睁眼看却仍是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曾请人制“梦见秦汉”印,终究心虚没敢用。再刻“秦汉人笑我”章,反复地用它来表达我梦想秦汉的不改痴心。
【关于艺术家】
鲍贤伦,1955年出生于上海,1982年春毕业于贵州大学中文系。1974年起先后从徐伯清、姜澄清先生学习书法。近年来曾在北京中国美术馆、浙江美术馆、宁波美术馆、沈阳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上海中华艺术宫、杭州公望美术馆等处举办个展。现为浙江省书协名誉主席,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隶书《万福永安》47.5cm×20.5cm
◎隶书《睡虎地走马楼》 34.5cm×18cm
◎隶书《两仪》43cm×34.5cm
◎隶书《壶中物》38cm×17.5cm
◎隶书《既吉且祥子孙富昌万寿千亿且君且王》42cm×34.5cm
◎隶书《得趣个中》35cm×31cm
◎隶书《富贵昌宜官堂意气阳乐未央长相思毋相忘爵禄尊寿万年》38.5cm×35cm
◎隶书《王维 山居秋暝一首》69.5cm×57.5cm
◎隶书《陈允平扫华游雷峰落照》240cm×120cm
◎隶书对联《二月杏花八月桂 三更灯火五更鸡》68.5cm×17.5cm×2
◎隶书对联《共喜江山入尊俎 傲视冠冕犹髡钳》59cm×9cm×2
◎隶书对联《尽掷 坐视》136cm×23cm×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