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巴士串起日夜风华 郑东新区“两圆一带”焕新颜
正观新闻记者 王阳 通讯员 洪梦婷
“白天乘水上巴士瞰现代都市风貌,晚上坐游船品中原文化盛宴,这趟旅程把郑州的日与夜都装进来了!”9月28日下午,郑州本地游客王琳拿着在《如意龙湖•船说郑州》抖音直播间刚抢到的限量100份的10.1元如意龙湖水上日游观光旅游观光巴士的“宣传推广票”,兴奋地向家人展示手机里的航线图。当晚,郑东新区如意龙湖水上日游观光旅游巴士正式开启全网售票,作为“双节促消费”的重头戏,这条串联起如意湖、龙湖及5.2公里如意运河的环形航线,既让市民解锁“以水观城”日间新视角,又借夜间游船演艺+光影体验传递“天地之中”文化底蕴,成为郑东新区激活水域经济、壮大夜经济、擦亮“两圆一带”文旅品牌的生动注脚。
在“十四五”规划实施收官之年,郑东新区以中原科技城建设为抓手,在“三高地、两中心、一新城”建设中锚定“水”这一核心资源,通过河湖治理、生态保护、业态升级,让“两圆一带”从蓝图变为“生活秀带”“经济热带”,为郑州现代化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注入“水动力”。
一船连双湖:生态底色绘就消费图景
“快看,疣鼻天鹅!”游船行至龙湖湿地水域,跟船工作人员的提醒让游客们瞬间沸腾。远远望去,澄澈湖水间,成群疣鼻天鹅正悠然觅食,洁白羽翼在阳光下格外亮眼。2019年冬末,7只疣鼻天鹅意外降落此处,如今已繁衍出三代“郑州籍”种群,数量达134只,龙湖也成了名副其实的“天鹅湖”。
“郑州市能成为唯一有疣鼻天鹅栖息的省会城市,龙湖的生态是‘硬底气’。”郑东新区园林水务局林业科科长李德明指着水下摇曳的水草介绍,龙湖水源来自沉淀后的黄河水,水质常年保持三类地表水以上,4.8平方千米的湿地滋养着芦苇、香蒲等水生植物,构成了完整的生态链。
这份“生态答卷”背后,是郑东新区建立“政府+协会+志愿者+专家团队”的疣鼻天鹅联合保护机制:林业部门牵头统筹,爱鸟护鸟协会日常管护,志愿者参与日常及孵化期天鹅的观察和救助,河南农业大学等高校专家提供技术支持。“林业部门划定了天鹅栖息地‘红线’,游船严格在红线外行驶,既让游客饱览美景,又不打扰它们的生活。”郑东新区爱鸟护鸟协会会长朱新中说。
生态优势向消费动能转化提速,郑东新区以“一张船票”串联消费链条,联动旅游、住宿、商业资源,推出“乘船+住宿+购物”一站式文旅线路。河南新发展水域旅游开发管理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丁卫强介绍:“8次踩线覆盖160余家旅行社,已签约59家旅行社、12家酒店,节前预订约1.5万单。”
“船票成了消费‘入口’,游客买船票时,常会一并预订CBD、龙湖金融岛的餐饮和周边住宿。”郑东新区教育文化体育局文旅科科长郑翠翠表示,“如意龙湖·船说郑州”项目不仅延长游客在郑停留时间,更推动“一日游”向“夜宿多日游”转变。”
游船行至西运河码头,游客王女士带着家人下船,直奔不远处的“龙湖四季超牛火锅”。这家由公园配套用房改造的主题餐厅,如今已是网红打卡地,“坐在窗边能看运河风光,吃完还能逛旁边的市集,这样的安排很贴心。”王女士的感受,正是郑东新区“公园+”模式的成果。郑东新区园林水务局城市绿化管理科科长李振华介绍,目前北龙湖湿地公园已专门划出部分区域,打造公园“+”,该区域划分“儿童友好区”“林下休憩区”“市集区域”。如意运河两岸9栋商业建筑正在装修,“未来游客下船就能逛吃,让‘水上游’延伸出‘岸上乐’。”
一水润新城:治理实效催生业态繁荣
“这里走上去特别稳。”在如意湖木栈道上,郑州居民李先生带着孩子散步,脚下的防腐木崭新平整。他不知道的是,这片完成70%提升的木栈道(共计4500平方米),只是郑东新区河湖治理的一个缩影。
郑东新区现有河道总长126.25公里,河渠马道面积45.56万平方米,54座闸坝分布全域。“‘十四五’期间,我们累计清淤36.6万立方米,整治河湖‘四乱’图斑115处。”郑东新区园林水务局运管科(河长办)科长陈刚的话语里满是底气。为保障游船安全,他带领团队建立“一日双巡”机制:清晨清理水草与垃圾,傍晚检查游船救生设备,“我们还联合生态环境部门建立水质预警机制,一旦发现指标异常,30分钟内就能锁定排污口。”
郑州市生态环境局郑东新区分局生态科科长吴增昊补充道,为守住“碧水底线”,郑东新区以数智赋能提升治理效能:一方面用足水质监测站预警功能,建立水环境质量分析研判、预警和联防联控机制,动态跟踪水质,一旦超标立即处置;另一方面抓实入河排口监管,明确各入河排口责任人,创新“乡(镇)办事处+河道管理单位+市政设施管理单位”三方联动查处机制,通过常态化河流沿线排查,确保异常排污早发现、快处理。“今年已排查入河排口200余处,处置异常问题9处,全力护好河湖环境。”吴增昊说。
如今,从如意湖到龙湖,岸边的水生植物随风摇曳,水面不见一片垃圾,“水清岸绿”已成为郑东新区的日常。
水环境的改善,为产业升级铺路。作为郑东新区金融服务业开发区的核心区域——龙湖金融岛,内环12栋楼宇已投用,光大银行郑州分行、平安人寿河南分公司等20余家金融机构入驻,6000名白领在此办公;外环15栋楼宇主体封顶,正加速装修。“未来,水上巴士将拉近CBD与金融岛的距离,促进金融资源与水岸经济联动:白天是通勤航线,晚上是观光线路,既服务了产业,又激活了消费,进而形成‘白天金融办公、夜晚文旅消费’的‘金融+文旅’的全天候融合业态。”郑东新区金融服务局招商及项目建设科科长过伟阳介绍,今年以来,郑东新区已引入8家持牌金融机构,核心区持牌金融机构总量达444家,涵盖银行、保险、证券等多种业态。
一渠串夜宴:水岸风华点亮经济活力
暮色渐浓,如意湖畔的灯光次第亮起。千玺广场58楼城市观光厅内,一场青年音乐论坛刚刚落幕,游客们步出展厅,便被窗外的夜景惊艳,游船驶过如意运河,灯光在水面投下粼粼波光,与河南艺术中心旁“白茶夜酒”市集的暖黄灯光交相辉映。
“这是我们‘以水串夜’的巧思。”如意湖办事处红如意企业发展联盟办公室主任张明介绍,该办事处以红如意企业发展联盟为纽带,一边牵线河南新发展文旅集团有限公司、河南新发展水域旅游开发管理有限公司与千玺广场58楼城市观光厅联动,推动双方互设宣传点位、共享客流;一边促成河南新发展文旅集团有限公司、河南新发展水域旅游开发管理有限公司与河南保利艺术中心对接,谋划在游船推出小型演出、微剧场等“演艺+文旅”项目。“我们要让游客‘愿意来、留得住、还想再来’。”张明说。
这份“巧思”,正是郑东新区激活夜经济的缩影。作为“两圆一带”的核心纽带,5.2公里的如意运河不仅串联起生态与产业,更成为夜经济的“黄金纽带”。而即将到来的赛事,将为这份活力再添一把火,继2023年、2024年成功举办F1摩托艇世锦赛后,2025年世界F1H2O摩托艇锦标赛将于10月10日至12日再度落地郑东新区北龙湖水域,届时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人将参赛,赛事经济与夜经济、水域经济的叠加效应值得期待。
据了解,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如意龙湖水上日游观光旅游观光巴士将在10:00准时在各码头同时发船,并密切关注客流变化,若客流增大,立即启动流水式发船模式。此外,船内还开通了二销业务,推出食品饮品套餐、娱乐产品以及跟拍等增值服务。
如意龙湖水上日游观光旅游巴士的运营,是郑东新区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统筹文旅资源,丰富文旅新业态,激发消费新动能的一个缩影。从2012年“两圆一带一方块”规划提出,到如今5.2公里航线串联生态、产业与消费;从疣鼻天鹅落户的生态答卷,到“公园+”“金融+”“赛事+”的业态创新,郑东新区用一汪碧水,践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当前,郑东新区以中原科技城建设为抓手,以金融服务业开发区和龙湖金融岛发展能级提升为契机,正将“两圆一带”从“城市客厅”打造成“发展引擎”,智慧水务二期工程正在谋划,F1摩托艇赛事筹备有序推进,如意运河两岸商业建筑正在装修,更多“水文章”正在书写。在郑州现代化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征程上,郑东新区正以水为媒,让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两圆一带”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新标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