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众保险勐腊支公司开展金融教育宣传周系列活动
为深入落实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工作部署,切实提升社会公众金融素养与风险防范能力,9月16日,瑞众保险勐腊支公司联合中国建设银行西双版纳州分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勐腊县支行、富滇银行勐腊支行等多家金融机构,组建专业宣传队伍,以“保障金融权益 助力美好生活”为主题,在磨憨站、云南省三连制衣有限公司、磨憨国门三大重点场景同步开展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宣传系列活动,为不同群体送上“金融安全大礼包”。
进车站:打造“流动课堂”填补旅客知识缺口
磨憨站作为连接滇南与周边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每日迎来送往的旅客络绎不绝,候车大厅、检票口、站台等处始终人流如织。为精准触达这一高频流动群体,宣传队伍早早来到车站,在候车大厅入口处选定点位,迅速搭建起宣传阵地——蓝白相间的主题横幅“保障金融权益 助力美好生活”醒目悬挂,几张长桌整齐摆放,上面铺满了图文并茂的金融知识宣传折页,涵盖“理财产品风险识别”“个人征信维护要点”“金融纠纷维权流程”等与旅客日常金融消费密切相关的内容。活动中,工作人员主动走出宣传点,手持折页穿梭在候车人群中,面带微笑向过往市民及候车旅客递发资料。“您好,我们是金融知识宣传志愿者,这份折页里有不少防范金融诈骗的小技巧,候车时可以看看,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这样亲切的开场白,让不少旅客停下脚步。对于驻足咨询的旅客,工作人员开启“一对一”精准服务模式,用简洁直白的语言拆解专业金融知识:向年轻旅客科普“校园贷”“套路贷”的常见陷阱。据统计,活动现场累计解答旅客关于银行卡使用、理财选择、征信维护、纠纷维权等方面的疑问30余条。“平时出差坐车,候车的一两个小时总觉得白白浪费了,今天真是意外收获!不仅学会了怎么辨别那些夸大其词的虚假金融广告,还清楚了遇到金融纠纷可以找银保监部门投诉,太实用了!”此次车站宣传,巧妙抓住旅客候车、中转的碎片化时间,将金融知识融入出行场景,让原本枯燥的等待变成了“充电”时刻。这种“流动式”的宣传模式,不仅填补了过往旅客在交通场景中金融知识获取的空白,更让“警惕金融风险、维护自身权益”的理念随着每一位旅客的行程,传播到更广阔的地方,真正实现了金融知识“随走随学”。
进企业:聚焦职场需求 筑牢权益“防护墙”
同日,宣传队伍走进云南省三连制衣有限公司,将金融知识服务延伸至企业员工“身边”。活动前期,工作人员提前搭建宣传点位、悬挂主题横幅,醒目的宣传标识迅速吸引了下班及休息时段的企业员工。现场发放的宣传折页聚焦员工高频金融需求,涵盖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识别非法金融活动、守护个人银行账户安全等实用内容。
针对员工提出的“如何辨别高收益虚假理财信息”“收到陌生金融短信或链接该如何处理”“工资卡被盗刷后该怎么办”等热点问题,宣传人员结合近期典型案例,拆解金融诈骗常见套路与风险点,手把手传授“验明资质、核实信息、拒绝诱惑”的防骗技巧,帮助员工轻松掌握维护自身金融权益的方法。企业员工李女士表示“以前总担心遇到金融骗局,今天听完讲解心里有底了,以后会多留意这些细节,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守边境:贴合跨境特色 守护边民金融安全
磨憨国门作为边境重要口岸,跨境人员流动频繁,且涉及当地少数民族群众与跨境边民,语言文化存在多元性,金融知识普及需求尤为特殊。对此,宣传队伍针对性制定宣传策略,携带涵盖防范跨境电信诈骗、外籍人士金融服务便捷流程、个人信息保护、跨境务工薪资收结等内容的宣传资料,在口岸人流密集区域开展宣传。
活动中,工作人员采用“一对一讲解+情景案例演示”的方式,用汉语、傣语等多语言结合的通俗表达,向少数民族群众及跨境边民普及金融风险防范要点,累计发放宣传资料110余份。为扩大宣传覆盖面,宣传队伍还组成流动宣传小队,深入口岸周边商铺、边民互市点开展“上门宣传”,重点解答边民关心的“手机跨境支付安全注意事项”“跨境务工工资跨境转账手续费及流程”“如何防范境外虚假投资骗局”等问题,切实解决边民金融服务中的实际困惑。
此次金融教育宣传周系列活动通过“场景化+精准化”的宣传模式,实现了对旅客、企业员工、边境群众等不同群体的金融知识覆盖。下一步,勐腊支公司将持续联合多方金融机构,结合不同场景与群体的需求特点,创新宣传形式、丰富宣传内容,常态化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尤其将深化边境地区跨境金融知识宣传,为维护边境金融安全稳定、助力边贸经济繁荣发展、营造健康有序的区域金融环境贡献力量。
(瑞众保险云南分公司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