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中秋的天空,没有雾霾

青年看点 原创

2025-09-26 21:04

~V~楚水

好像是有点累了,回甘肃老家照顾老人,养心颐茶的作家张晴又《漂在北京》,班师回京,重整河山于大咤门了。记得前一段时间老楚同志曾撰文《晴与橋》,结果题却错写成了《睛与橋》。不知道仓颉造字时,晴与睛有什么关系,是不是眼睛里少一点私心杂念,就是睛朗的天空吗?现在的手写输入法,不像笔墨,稍不留神就会画蛇添足多出一点,自己校对时,又很难看出。而这不经意的疏忽,显得对人很不尊重,如小友刘士豪,初见时经常被人错读为刘土豪,自己又不好过多解释,无可奈何又让人苦笑不得。

记不清了,应该是去年,还是前年这个时候,心理学家陶思璇邀大家河北大厂一聚,当时就写了一晴:孩子眼里的世界,就是希望美好的童年,没有阴影。谁知走的急,竟然忘记带了,只是发了张图片。由于这幅字自己觉得气韵不足,也就没有去寄。今年7月底张晴发来我的文章《遇见》,引用了该图片,颇让老楚汗颜,于是就又写了一幅:孩子眼里的世界,永远万里无云。还是感觉万里无云,有点画蛇添足,所以,还是仍然没有寄出。

这几天张晴回京了,正适老楚同志舞文弄墨的最佳状态,于是乎一挥而蹴,晴:梦里的天空永远蔚蓝。当即交去快递小哥,谁知张晴收到时,晴的上半部却缺了一角,蔚蓝的天空缺一角,难免让人遗憾。再写蔚蓝的天空吧,也无法弥补缺去一角的遗憾,就要中秋了,索性改之为中秋的天空没有雾霾。

和张晴女士不算太熟,但能感觉出是一位纯粹的作家,没有污染,阳光明媚,晴空万里,不正是孩子眼里的世界吗?不着尘埃,春风如诗。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