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精神润心田,护航青春助成长
为全面落实《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组织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周活动的通知》(教政法函〔2025〕507号)要求,将法治宣传教育周作为秋季开学法治第一课的重要内容,2025年9月24日下午,文化路街道农西社区郑州市第九中学学生发展处精心组织法治教育专题课堂。活动面向高一、高二年级各班班干部,由学生发展处主任王大昀主持,特邀学校法治副校长、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张兴成法官主讲,切实推动“八五”普法规划在校园落地见效。
课堂伊始,王大昀主任结合文件部署阐明活动意义:“班干部作为学生骨干,是法治校园建设的‘关键力量’,本次专题学习旨在通过精准普法,发挥‘头雁效应’,带动全班同学筑牢法治根基。”
随后,张兴成法官紧扣文件中“聚焦青少年成长需求,以宪法教育为核心,以民法典教育为重点”的要求,采用“案例剖析+法律解读”的鲜活形式展开讲解。围绕“低龄暴力”“网络打赏”“跑分陷阱”“聚众斗殴”等青少年高发法律风险场景,结合“邯郸少年被害案”“海底捞小便门”等典型案例,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知识融入真实场景,特别解读了即将于2025年1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宣传教育法》中关于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重要规定,让在场师生清晰把握校园、家庭、社会中的法治边界。
张法官从“发现苗头”“报告机制”“教育引导”“法律后果”四个维度,系统阐释校园欺凌的干预路径:学生、教师、家长需时刻关注同学间异常冲突与欺凌迹象,及时发现并制止;一旦发现欺凌行为,应立即向老师、家长或警方报告,明确流程与责任;学校要加强法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同时明确告知学生,参与校园欺凌不仅会受校纪处分,情节严重者还将面临法律严惩。
互动环节中,班干部们结合班级管理实际踊跃提问,就“如何应对校园微暴力”“怎样辨别网络诈骗陷阱”等问题寻求解答,张法官逐一细致回应,将法律知识与学生工作实践深度结合。整场课堂贴合青少年认知特点,摒弃形式主义,实现了法治教育的精准滴灌。
此次活动是学校法治宣传教育周“五个一”专项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联动司法机关专业力量,构建了“学校主导、专业支撑、骨干引领”的法治教育模式。下一步,学校将持续创新活动形式,借助线上数字资源与线下实践活动,推动法治精神浸润每位师生心灵,为建设平安法治校园筑牢根基。
信息员:杨润芹
供稿:郑州市第九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