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街区济源路街道 夏侯社区:“微网格+数字平台”破解安置小区治理难题

正观上街 原创

2025-09-25 16:52

正观新闻记者 谢鹏飞 通讯员 吴磊


“水管爆了在网格群说一声,很快就有人上门,太省心!”近日,上街区济源路街道夏侯社区居民李女士的话,道出了这个拆迁安置社区的治理新变化。

据悉,由11个安置楼院组成的夏侯社区,此前因人口结构复杂、服务半径大,治理难题突出。如今,社区以“微网格长”为轴心、数字平台为纽带、制度创新为保障,不仅实现“问题不出楼、求助有回音”,更让邻里温情在屏幕间重新凝聚。

 70个微网格+“本土能人”,织密民情网

为打通服务“最后一米”,社区打破传统框架,将辖区划分为70个微网格,推行“微网格长包楼制”。这些微网格长从原村民组长、队代表中选出,作为居民熟悉的“本土能人”,他们清楚每户生活习惯、掌握特殊需求与人员动态。微网格长时大姐的笔记本上,“张大爷独居需要每周上门”“新租客小王想要办理居住证”等记录,正是治理触角延伸至每户的生动体现。

网格群活起来,全民参与治理 

每天,各网格群里“防诈骗宣传”“每日招聘”等资讯不断,微网格长24小时在线用大白话解读政策;社区还邀请有法律、医疗、维修特长的居民任科普员、调解员,鼓励全民参与。居民赵先生曾因孩子放学无人接在群里求助,邻居立刻帮忙,他感慨:“网格群不是冷通知群,是有温度的邻里圈”,而“秒回关注、当日回应”已成常态。

制度护航,“指尖求助”快速落地

社区积极落实“网格长任群主”制度,明确群主承担安全巡查、矛盾调解、走访独居老人等职责,推动微网格长从“联络员”变“履职员”;同时搭建“资源互通”平台,居民提需求后,微网格长第一时间对接维修、物业等资源,小到修家电、大到调矛盾,多数问题能在网格内解决,实现“服务不打烊”。

如今,网格群成了基层治理“神经末梢”,“指尖上的家园”成了居民对社区的新称呼。下一步,社区将持续优化管理模式,让微网格更精准对接群众需求,进一步把网格群打造成凝聚民心、服务民生的坚实平台。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