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砚文化汇典》出版发行仪式上的发言——欧忠荣

意门国际 转载

2025-09-25 15:16

在《中华砚文化汇典》出版发行仪式上的发言

欧忠荣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朋友们:

今天,对于所有参与《中华砚文化汇典》编撰工作的同志来说,都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日子。2012年7月21日,北京下了一场惊天动地的豪雨。就是在那一天,中华砚文化汇典编撰工作会议在武青会议中心召开,正式吹响了编典的号角。经过十三年的努力,这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编典工程”终于全面竣工。看着今天摆在面前的这部砚文化的大典,七个分卷、20本书、800万字,不禁感慨万千。在我的印象中,好像还没有哪个成立不久的协会,在不长的十多年时间里,就能把办展、建馆、编典三件大事,一一办成的。

有的人能把大事办成,是因为他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如创会会长刘红军先生和他带领的协会历届班子;有的人能把事情办成,是因为他被时代的浪潮催促着、激励着、推动着前进,比如本人。在接到编纂“文献卷”的任务之前,我自己的写作计划中,并没有这样一套书。当时答应得轻松,是觉得这件事未必能办得成,先答应下来。没想到的是,刘会长是当真的,是带着“砚文化兴衰,匹无有责”的使命感来做这件事的。任务下达后,会长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问起编书的进度,我这才意识到编典这件事,不是一时的“头脑发热”,而是“真刀真抢”干的!

关于我负责的《历代砚文献》三册,它的编著过程、主要内容、收录文献情况等等,2023年的首发式上已经讲了很多,今天就不重复了。在整部汇典的800多万字中,我和合作者李护暖先生编的文献卷,就有近120万字,占了15%。这套书出版两年多来,收到了很多专家、学者和砚界朋友的好评,中国古籍保护协会的领导称此书是对砚文化古籍研究整理的成果,对保护中国古代珍贵文献将起到重要作用。由于把历代主要砚文献都集中到了一起,研究者可以根据他们各自的研究课题,从这套书收录的文献中,很快就能把历代论述到同一问题的不同表述检索出来,为他们进行学术研究提供了极大方便。

这套《历代砚文献》,虽然不是我自己计划中的课题,却成了我本人所出版的砚文化专著中,最为厚重的一套。人生中有些意外的收获,往往就是这样被“逼”出来的。我想,不单是我负责的这套文献分卷,其他的六个分卷十几本书的作者,无论大家此前有没有这个写作计划,都因为协会作出了这个编典的决策,团结到这面砚文化的大旗之下,付出了艰辛,也收获了成果。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只有汇入到集体的意志和目标当中,才能取得单打独斗无法取得的辉煌成绩。我们有幸成为这部皇皇砚典的作者,共同为未来创造了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砚史!

在此,我谨代表《中华砚文化汇典》的全体作者,向各级领导、向创会的刘红军会长和砚研会历届领导、向全体编委和工作人员、向出版方、向相关图书馆、向砚文化志愿者、向所有关心支持这部汇典出版的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中华砚文化汇典》是当代首部集大成的“砚文化百科全书”,是当代具有开先河意义的砚文化大型图书。诚挚向各级文化机构、各类院校、相关协会、社会各界和个人推荐这部砚书。让我们再接再厉,为弘扬和发展中华砚文化不断作为新的贡献!

谢谢大家!

来源:聚砚斋公众号https://mp.weixin.qq.com/s/Oo-5pO53w33iGG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