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文学】四川巴中工会驿站:城市里的温暖港湾
2025年9月24日,阳光洒在巴州区的大街小巷,给这座城市披上了一层金色的薄纱。结束了在风溪镇的行程,我乘车返回城区。一路上,窗外的景色如幻灯片般快速闪过,高楼大厦逐渐取代了乡村的田野和山峦,喧嚣的城市气息扑面而来。
当车经过南池艺术广场时,一个并不起眼却又格外温馨的标识吸引了我的目光——“工会驿站”。这个小小的驿站,在繁华的城市中宛如一颗温暖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光芒。我心中一动,想起了那句广为流传的话:“驿站相当于工人的家”,一种强烈的好奇心驱使我决定下车去一探究竟。
我和同行的伙伴相约走进了这个工会驿站。刚一进门,一股暖流便扑面而来,与外面的秋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驿站内部布置得简洁而温馨,墙壁上挂着一些展现工人风采的照片,照片中的他们笑容灿烂,眼神中透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工作的执着。
正对着门的是一个小小的微书吧,书架上整齐地摆放着各类书籍,有文学名著、科普读物,还有一些与工会工作、劳动权益相关的书籍。旁边的报刊架上,整齐地陈列着各种报纸和杂志,有最新的时政新闻,也有关于文化艺术、生活健康的刊物。
在书吧的一侧,摆放着一台饮水机,旁边是一排一次性纸杯,热水源源不断地供应着。不远处,一台空调正安静地运转着,调节着室内的温度。而在角落里,一台微波炉静静地立在那里,仿佛在等待着为需要的人提供一份温暖的食物。
与保洁大姐的邂逅
就在我四处打量这个温馨的驿站时,我注意到一位保洁大姐正坐在休息区的椅子上,她身着朴素的工作服,脸上带着些许疲惫,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种平和与满足。我走上前去,轻声打了个招呼,便和她闲聊了起来。
这位保洁大姐,今年四十多岁,在这个城市做保洁工作已经有十多年了。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赶到各个街道和公共场所进行清扫工作,一直忙碌到夜幕降临。工作的辛苦和劳累可想而知,但她却从未有过怨言。
当我问到她对这个工会驿站的感受时,李大姐的脸上立刻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她兴奋地说:“这个驿站对我们来说,真的就像家一样。以前工作累了,都不知道去哪里休息,只能找个路边随便坐一会儿。现在好了,有了这个驿站,我们可以在这里歇歇脚、喝口水、看看书,感觉心里特别暖和。”
从这位大姐的讲述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工会驿站所蕴含的人文关怀。它不仅仅是一个提供休息和便利的场所,更是一个传递爱与温暖的平台。在这个快节奏老城区里,人们往往只看到了高楼大厦的繁华,却忽略了那些为城市默默付出的劳动者。而工会驿站的出现,让这些劳动者感受到了社会的尊重和关爱。
对于保洁员来说,驿站是他们在炎炎夏日里的一片绿荫,是在凛冽寒冬中的一团篝火;对于快递员来说,驿站是他们在奔波劳累后的一个避风港,是补充能量继续前行的加油站;对于外卖员来说,驿站是他们在风雨兼程中的一个温暖驿站,是心灵得到慰藉的栖息地。
这种人文关怀不仅仅体现在物质层面,更体现在精神层面。微书吧里的书籍和报刊,为劳动者提供了一个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机会。他们可以在休息的时候,拿起一本书,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忘却工作的疲惫和生活的烦恼。
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走出工会驿站,秋日的阳光洒在身上,温暖而柔和。我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期许。我希望这样的工会驿站能够在更多的城市、更多的角落出现,让每一位劳动者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我希望驿站的服务能够不断拓展和完善。除了现有的休息、饮水、阅读等服务外,还可以增加一些技能培训、职业规划等服务,帮助劳动者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和参与到工会驿站的建设和发展中来。政府可以加大对驿站的投入和支持,企业可以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帮助,志愿者可以奉献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劳动者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工会驿站,它是城市里的温暖坐标,是劳动者的心灵家园。它让我们看到了社会的进步和人性的光辉,让我们相信,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只要我们相互关爱、相互支持,就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