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甑之外有青天

山西影像 转载

2025-09-24 09:02

范瑞婷

南朝刘宋的范晔在《后汉书》中简练地记下一件小事:“客居太原,荷甑堕地,不顾而去。”说的是汉代的孟敏在太原肩扛瓦甑不慎摔落,他不曾回顾一眼,在惊愕的目光中径自离去了。路过的郭泰惊其从容,追问其缘故,孟敏淡然作答:“甑已破矣,视之何益。”这八字利落如碎甑之声,直叩古来众人心弦——破而难复之物,再凝眸寻思,终究徒然无功。

这声脆响穿透千年,依然响亮。后人引用此典,每每心领神会。石介给孙少傅写书自谦:“至愚且甚不肖,比之……堕甑不顾者。”他视这种不回顾为一种接近“道”的修为。元人谢应芳有诗亦道:“闭门缩首如冻龟,堕甑不顾从人嗤。”何等精准!风雪之世,旁人笑他似缩头龟,唯他心似坚冰中燃着一烛灯火:甑破已是事实,纠缠惋惜无异于自捆手脚。

明代童蒙教材《幼学琼林》竟将这等“小事”列为警世箴言:“汉孟敏尝堕甑不顾,知其无益。”一句点醒千古梦——所谓“无益”,分明是心性修炼的秘要。那碎裂的甑已成冰冷的历史废墟,凝望它的倒影,所见的唯是自己内心的阴影幢幢。

孟敏轻步前行的姿态,实在划开了智慧迷蒙的重雾。世人困顿处,多是一味回望既成事实的破碎,却浑然不识当下迈步的新场域正向人敞开。

那看似“不顾”的孟敏,其实胸中自有大顾。他抛下的非止瓦器残片,更是尘世纠葛无尽的盘桓心结。在人间逆旅行囊已为无数失去的“甑”压得喘不过气之时,不若学他断然抛掷:莫凝恋昨日破瓦,让步履轻捷;莫驻听耳畔讥声,使心思澄明。这“舍弃”不是冷漠而是觉悟的清醒:不向朽毁处倾注无谓热情,正是新生的起点。

瓦甑堕地,不过是历史中微弱的一记破碎声。然而它划下的光痕,竟穿透了时间的厚墙——当人转身的那一刻,方才望见远方广袤无垠的地平线。在那些永远修不好的昨日瓦片之外,正延展着另一重天地:属于健步的当下,和未来可能的完整生命。

那些被往事灼伤的伤口,请勿永为其禁锢。最深刻的清醒,是明白唯有把目光从不可复原处收回,投向新的前路,命运之神才能于你身后,默默拼补起你所放下的那片片碎瓷——聚成一个更大而新的容器。待你偶一回头,倒映出的必不再是自己凝固的狼狈背影,而是一重已然完整的碧宇青天。

编辑:董应赞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