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里堡街道防空兵社区:“微”光闪闪映初心 一网一格皆是情
在防空兵社区的小巷楼宇间,总能看到一位面带微笑,走路带风的身影,她是一名社区退休的干部,是全市首批“六好”示范党支部的支部书记,不过她最新的身份是一名微网格长。自从有了这个身份,社区几乎到处都能看到她的身影,夜晚巡逻的队伍有她,社区的调解室有她,徒手捡垃圾的也有她……她就是社区的“万事通”——张红伟,一位扎根社区几十年带动全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红色网格长”。
退休不褪色,积极参与社区治理。
退休后的张红伟,依然保持着工作时的优良作风。她深知,虽然退休了,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不能变。于是,她主动参与到社区的各项建设中,成为了社区治理的积极推动者。在社区环境整治工作中,她带领支部党员总是冲在最前面,无论是清理卫生死角,还是整治楼道杂物,她都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社区老旧小区改造,需要拆除一些居民私自搭建的违章建筑和“小菜园”,部分居民对此不理解,存在较大抵触情绪。张红伟得知后,带着两名支部党员每家每户上门与居民沟通,一遍不行跑两遍,两遍不行跑三遍,最多的一户她整整跑了十三趟。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居民讲述社区环境改善的重要性,耐心地倾听居民的诉求,积极协调解决方案,最终赢得了居民的理解和支持,使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余热亦生辉,助力社区和谐稳定。
除了参与环境整治,张红伟还积极投身社区的矛盾调解工作。她凭借着在社区工作多年积累的调解经验、良好的沟通能力成为社区“军嫂清心茶社”一名金牌调解员,也就是居民口中的“和事佬”。有一次,社区两户居民因为房屋漏水问题产生了纠纷,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矛盾逐渐升级。张红伟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她先安抚了双方的情绪,然后仔细查看了漏水情况,并邀请专业的维修人员进行检查。在明确责任后,她又耐心地做双方的思想工作,引导他们换位思考,相互理解。经过她的多次调解,双方最终达成了和解,握手言和。像这样的矛盾调解事例还有很多,家庭矛盾、邻里纠纷,她用自己的智慧和耐心,化解了一个又一个矛盾,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不忘进行法治宣传,引导居民知法、懂法、用法,为社区的和谐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微光映万家,践行为民服务初心。
张红伟不光参与社区治理和矛盾调解,更是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她带动微网格长成立“小微帮忙团”,紧盯群众最关心的问题,聚焦“一老一小”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极大增强了居民群众的归属感、幸福感。助老,她讲究细致入微,她针对辖区高龄、空巢、独居等不同老年群体的特点,聚焦他们的思想和生活需求,发动“小微帮忙团”广泛开展生活照料、精神陪伴、文体健康、代买帮送等方面的“八助、常陪”为老服务活动;助小,她重在抚慰心灵 。她依托社区心理咨询室,每周二邀请二级心理咨询师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咨询、辅导,为未成年人排除心理困扰、疏导紧张情绪、缓解学习压力、解决人际交往困境,定期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家长课堂等,护航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她是社区治理的先行者,更是社区里的“活雷锋”,当被问及坚守的动力,她抚摸着胸前的党徽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要始终把服务群众放在心上,只要能让居民越来越好,社区越来越好,我愿意把根扎在网格里。”在她的带动下,辖区21名党员加入社区志愿服务队参与社区治理,让“红色网格”成为社区最鲜亮的底色。
在防空兵社区,还有41位像张红伟一样活跃在基层一线的微网格长,他们是群众身边的“老娘舅”,是居民心中的“贴心人”,为居民生活点滴而忙碌着,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人,一双腿,一支笔,一个本,靠着这些简单的用品,微网格长进万家门、晓万家事,助力社区筑牢基层治理第一道屏障,编织着社区治理的“幸福经纬”。
来源:五里堡街道防空兵社区 刘永娜
编辑:张艺
免责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