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亿激活用户的还呗为何差评如潮?高利率+暴力催收,分众传媒“参股不控股”引质疑
在消费金融领域,还呗近年来以迅猛之势扩张,用户数量与业绩一路高歌猛进。然而,在这亮眼的数据背后,一系列的负面问题却如影随形,从高利率饱受诟病到暴力催收屡遭投诉,再到与分众传媒复杂的股权关系下的责任界定模糊,都让还呗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
还呗自2016年进入市场以来,发展速度惊人。作为数禾科技旗下基于消费多场景的分期服务平台,它通过与持牌金融机构合作,为大众提供个人消费信贷服务以及小微企业主贷款资金支持。官网显示其借款最高额度可达20万元,还款期数灵活。
从2022年到2025年,短短三年间,还呗累计激活用户从超1亿增长至1.7亿,信贷服务用户从1400万激增至2700万 ,特别是2024 - 2025年,信贷客户数一年猛增700万。与此同时,数禾科技的资产规模与盈利能力也大幅提升,2024年营业收入达96.81亿元,净利润9.42亿元,在消费金融领域赚得盆满钵满。
还呗的一路狂奔并没有赢得市场的全然认可,质疑与投诉声不绝于耳。首当其冲的便是高利率问题,官网虽标明新户综合年化利率(单利)7.2% - 35.99%,但在实际操作中,不少用户反映综合利率常常逼近甚至达到36%的高位。在第三方投诉平台上,关于还呗高利率、收费不透明的投诉堆积如山,除了高额利息,息费、担保费等各种不透明收费项目让借款人苦不堪言。
暴力催收更是还呗被诟病的重灾区。在黑猫投诉、啄木鸟投诉等平台上,满是借款人对还呗暴力催收的控诉。有借款人明明已经结清款项,却仍被天天催收,甚至被群发骚扰短信,导致名誉受损、生活工作受影响。媒体也曾多次曝光还呗暴力催收事件,如湖南某法院干警只因同乡村民贷款逾期,就接到大量催收短信和电话,即便亮明身份也未能幸免;河北的周先生因考试错过催收电话,便收到上百条侮辱短信。这些事件表明,还呗在催收环节存在严重的管理漏洞和违规行为。
还呗背后,是A股知名公司分众传媒。股权结构显示,分众传媒全资子公司上海时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数禾科技第一大股东,分众传媒对数禾科技持股比例超54%。然而,分众传媒却声称无法对数禾科技施加控制,称其只是参股。
分众传媒给出的理由是,数禾科技股东会特别决议需超三分之二表决权股东通过,董事会9名董事中,分众传媒仅占4席未过半数 。尽管如此,数禾科技持续盈利让分众传媒受益匪浅,2024年分众传媒按权益法核算从数禾科技获得投资收益约4.95亿元。
在当前消费金融强监管的大背景下,还呗这种“高增长、高投诉”的发展模式显然难以持续。监管部门对贷款利率、催收行为等都有着严格的规范要求,还呗的高利率和暴力催收行为严重违背了监管精神,随时可能面临严厉的处罚和整顿。
一旦监管出手,还呗的业务必然会受到冲击,用户信任度也会进一步降低。而分众传媒试图以“无法控制”来撇清关系的做法,也难以让市场和监管信服,毕竟其在数禾科技的巨大利益关联是无法忽视的事实。
还呗要想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正视这些问题,切实整改。一方面,应合理降低贷款利率,规范收费项目,让借贷服务更加透明、公平;另一方面,要严格规范催收行为,建立合法合规、文明的催收机制,尊重借款人的合法权益。而分众传媒也不应置身事外,需要承担起相应的股东责任,共同推动数禾科技和还呗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否则,还呗的狂飙之路恐怕很快就会戛然而止,留下的只有一地鸡毛和诸多信任危机的烂摊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