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街区济源路司法所:殡葬新政惠民生 精准普法倡文明
正观新闻记者 谢鹏飞 通讯员 韩利明
一场让社区居民直呼“没想到”的普法讲座,揭开了《郑州市殡葬管理办法》中的补贴政策与文明治丧规定。现场发放政策宣传册300多份,解决了居民关心的外地户籍补贴资格、婴儿未落户办理等实际问题......近日,上街区济源路司法所在三湾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了一场聚焦殡葬管理主题为《依法殡葬享补贴 文明治丧树新风》的普法讲座。讲座面向街道各社区的社保员、民政员、民调员和部分居民,精彩的讲解、精准的互动、有效的交流都让这场讲座变得格外特殊,推动了殡葬法规政策的广泛传播,也使群众的文明殡葬意识得到了显著提升。
活动设计颇具匠心,分为政策背景与意义、补贴对象与标准、办理流程与渠道、土葬禁令与法律后果、节地生态安葬倡导等五个核心部分。
讲座最后设置了互动答疑环节,针对居民普遍关心的实际问题进行了解答。
政策解读:补贴标准超出预期
讲座披露了郑州市具体的殡葬补贴标准:对留存骨灰的安葬方式,政府提供1500元补贴,涵盖遗体火化费、结运费、骨灰盒费、骨灰寄存费等基本费用。
对选择花坛葬、树葬、草坪葬、海葬等不保留骨灰的节地生态安葬方式,补贴金额达到3000元。这一差价设计明显体现了政策对生态安葬的鼓励导向。
这些补贴政策此前并未被广泛知晓,社区居民王大姐在听完讲座后感慨地说:“以前完全不知道有这么全面的补贴政策。”
答疑环节:解决民众实际关切
讲座互动环节回答了多个热点问题,显示出政策的人性化考量。针对外地户籍能否享受补贴的疑问,讲座明确答复外地户籍同样可以享受惠民政策。
对婴儿未落户如何办理的敏感问题,讲座提供了明确的办理指引,解决了特殊情况的处理难题。
对于已经购买墓地能否退款的现实问题,讲座也从法律角度给予了专业解答,为居民提供了正确的解决方案。
文明倡导:从我做起树新风
讲座不仅是政策解读,更是一次文明倡导活动。律师呼吁居民要成为“三大角色”:殡葬政策的传播者、文明殡葬的践行者和违规行为的监督志愿者。
这种“从我做起”的倡导方式,将政策宣传与社区自我教育相结合,使文明治丧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参加讲座的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听后纷纷表示,通过讲座对殡葬管理有了全新的认识,以前认为只是限制约束,现在看到了政策的人文关怀和鼓励方向。
社区居民王大姐感慨地道出了许多居民的心声:“六项免费服务、1500元全额减免优惠措施等惠民措施的公布帮我们普通老百姓算清了一笔绿色殡葬的经济账,以前咋都不知道殡葬政策这么实惠啊!”这场讲座打破了人们对殡葬管理规定“只限不惠”的刻板印象。
法律条文的背后是鼓励生态安葬、减轻群众负担的政策导向。节地生态安葬可获得两倍补贴的设计,体现了城市绿色发展理念。
现场还发放了300多份宣传册将继续传播新规的细节,济源路司法所此举将政策解读送到基层,让法规政策真正“活”在了社区里和居民群众中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