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焕祥 | 喜迎中秋·礼赞国庆——2025全国优秀艺术家线上精品展
前言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山河锦绣,盛世华章。当中秋的皎洁月色邂逅国庆的璀璨荣光,我们迎来了双节同庆的美好时刻。为礼赞祖国华诞、传承中秋文化,“喜迎中秋·礼赞国庆”全国优秀艺术家线上精品展如约启幕。
此次展览汇聚了全国各地优秀艺术家的精心之作,艺术家们以笔墨为语、以色彩为情,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团圆佳节的祈愿、对时代发展的赞颂,凝注于每一幅作品之中,既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也传递了新时代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线上展厅打破了时空界限,让艺术之美跨越山海、触达人心。谨以此展向所有参展艺术家致敬,并诚邀海内外观众云端相聚,共赏艺术佳作,共品家国情怀,在光影与色彩的交织中,一同祝福祖国繁荣昌盛,共享中秋团圆之乐。
陈焕祥,男,汉族,湖北咸丰,1934年7月生于曲江村书法世家,自幼受家庭熏陶热爱书画艺术, 拜师晚清秀才魏文卿先生学习,工唐楷。1949年参军,任宣传员,写大字标语,后转业到县人民政府作文秘工作,业余研习碑帖,中年工魏碑、晚年工行草。1982年书法作品入选湖北省首届书法篆刻展、出席成立湖北省书法家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草书荣获省文化厅银奖、群星奖,文化部《文华奖》;2013年”聚焦十八大中国文化名人题贺活动“获最佳题贺艺术奖金奖。 书法作品入编《中国高等美术院校教学范本》、《百年联墨大典》、《2010年上海世博会》、2014年出版《国家文化人物(陈焕祥卷)》;魏碑书法荣获《三峡截流杯》银奖:1983年行书作品入选南京市科学院《祝您成材》全国书法展:《中国襄阳、米芾书会》国际书法展、邓小平诞辰百周年纪念全国书画展等;2016年中德文化年荣获中德文化交流大使称号。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中心,授予2023年度"中国当代艺术巨匠" 荣誉称号! 国画墨竹作品被国家监察部收藏、花鸟画入选1999年国际老年中国书画世纪名家书画展获创作奖、2012”中华颂竹诗书画大赛”获一等奖、中国文联、人民画报主办2000年世纪华人艺术展入选并获奖;艺术简历入编《中国当代书法家》等20余部典藏。历任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湖北省老年书画研究会研究员,省清江书画院院士自治州书协副主席,顾问。现为咸丰县人民检察院退休干部。
墨韵千秋承古意,笔开万象焕新章
——记当代著名书画家陈焕祥
当代书画界,有人追逐形式创新而失却传统根基,有人固守技法程式而难觅精神意趣。在鄂西秀美的山水之间,一位九旬老人以笔墨书写着跨越世纪的艺术传奇。陈焕祥先生这位从咸丰曲江村走出的书法世家传人,数十年如一日,以笔墨为舟楫,在传统文脉的长河中溯流而上,将书法的筋骨、绘画的意韵与文人的风骨熔铸为一体,其作品不仅是技艺的展现,更是文化精神的传承与人格境界的写照,在当代艺坛构筑起一方兼具深度与温度的艺术天地。
陈焕祥先生的书法艺术深植传统而独具神韵。观其楷书得唐法精髓,笔力沉雄,结构严谨,于规整中暗藏灵动;魏碑作品融合北朝雄强与南派温润,创造出刚柔相济的独特书风。尤见功力者当属其行草,笔走龙蛇间气韵贯通,线条如行云流水,在疾涩顿挫中演绎出动人的节奏韵律。观其草书,既能品味张旭、怀素的狂放遗风,又可领略王铎、傅山的跌宕气势,终成独具一格的"陈氏书风"。
陈焕祥先生的绘画创作彰显出与书法同源的美学追求。墨竹作品尤为精妙,既得文同、郑板桥等竹画名家之神髓,又融入个人对竹之品格的深刻感悟。笔下修竹既具自然形态之美,更富人文精神之韵,通过疏密有致的构图和浓淡相宜的墨色,在简练笔墨间传递出丰富意境。其花鸟画作生动有趣,色彩明丽而不落俗套,构图新颖而不失法度,展现出对自然生命的细致观察与深厚情感。
陈焕祥先生艺术最珍贵处在于"书画合一"的美学实践。其画作以书法笔意入画,线条极具书写性的节奏与韵律;书法作品则蕴含绘画的构图意识与空间美感。这种艺术特色既是对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深度继承,更是基于个人长期艺术实践形成的独特风格。观其作品,既能感受传统文人画的笔墨情趣,又能发现现代视觉艺术的构成意识。
纵观先生艺术发展轨迹,可见清晰的风格演进脉络。早期作品法度严谨,中期渐趋豪放,晚年已达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自由境界。这种变化不仅是技巧的升华,更是艺术修养与人生境界的同步提升。其晚年行草尤见精妙,在看似随意挥洒间蕴藏深厚功力,于自由奔放中保持内在法度,真正臻至"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艺术化境。
墨韵千秋承古意,笔开万象焕新章。陈焕祥先生的艺术成就不仅在于个人风格的建立,更在于为中国传统书画的当代发展提供了成功范式。他的作品证明,传统艺术不仅能与现代审美对话,更能通过创造性转化焕发新的生机。其艺术实践向我们昭示:最深厚的传统往往孕育最具生命力的创新,而对传统最真诚的坚守,恰恰需要通过不断创新来实现。这正是陈焕祥书画艺术给予当代艺术界的最珍贵启示。
著名书画艺术评论家 田继学
2025年秋书于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