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经典 推普筑梦未来——运城市人民路学校第28届推普周活动

语言是一个民族的声音,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为增强全校师生的语言规范意识和推普参与意识,进一步营造良好的语言文字环境,在第28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期间,恰逢“九一八”纪念日,运城市人民路学校开展了以“传承红色经典,推普筑梦未来”为主题的推普周系列活动,引导师生在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的同时,以规范的语言文字传承民族精神,凝聚奋进力量。


经过班级初选,年级复选,9月16日至18日,二至六年级的孩子们在五楼会议室拉开了决赛的序幕。他们以红色经典为载体,在表演中感受人物品质,在朗诵中传承民族精神,在活动中锻炼普通话。
抗日情景剧展演
用表演重现峥嵘岁月








时间砥砺信仰,岁月见证初心。舞台上,孩子们用稚嫩烂漫的声音,以深情投入的表演将故事中的人物演绎得栩栩如生,让一幅幅感人至深的画面重现在我们眼前。从《小英雄雨来》到《二小放牛郎》,从《鸡毛信》到《刘胡兰》,一个个少年英雄的故事次第绽放——他们以柔弱却坚韧的身躯、无私而勇敢的意志,为祖国与新生活的梦想,献上了渺小却伟大的力量。
抗日故事讲述
用声音复刻红色记忆



从柳条湖的巨响到卢沟桥的烽火,从南京城的悲歌到台儿庄的捷报,《大好河山,寸土不让》,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解读“中华不屈”的密码。钢铁般的意志,冰天雪地中不屈的战斗,《抗日英雄杨靖宇》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每一个观众。跨越时空,少先队员与温柔坚定的赵一曼同志灵魂相遇,和新中国年龄最小的烈士小萝卜头精神对话,让信仰与力量在交流中传递。
红色诗词朗诵
在历史中汲取前进力量















一篇篇感人至深的红色经典,在清脆标准的普通话中被再度唤醒,闪耀出新的时代光芒。从《青春中国》中少年的时代呐喊,到长津湖“冰雕连”的坚毅精神;从王二小、刘胡兰的少年壮举,到狼牙山五壮士的铁血担当;从“永远的九岁”中的小萝卜头,到志愿军战士荣归故里的感人瞬间……英雄人物的坚守、奋斗与牺牲,为学生树立了面对困难的精神榜样。红色故事传递的坚韧、勇敢、乐观,激励着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积极向上,不断前行。
颁奖时刻
红音润童心,推普促成长
小小的荣誉,大大的鼓励。活动结束后,评委老师从语言表达、肢体表演、神情状貌等方面对孩子们的表演进行了评价,也对他们的朗诵和表演技巧提出了更深的期许。周灵梅校长、王蕊绵副校长为孩子们颁发奖状,这不仅是一张证书,更是对同学们传承红色精神、锤炼语言素养的肯定。




推普不止一周,传承永在路上。本次活动不仅是一次艺术的呈现,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进一步推动了我校红色课程的深度融合与创新。运城市人民路学校将继续肩负起培育时代新人的使命,让红色基因在每一位新时代少年的血脉中持续流淌,激励着我们将英雄的精神血脉延续,用普通话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共筑伟大复兴中国梦!
【来源:运城市人民路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