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用户看星空,追觅的手机瞭望
2007年,他站在旧金山Moscone中心的舞台上,用iPhone重新定义了手机,这是一场人与产品界面被彻底重构的历史时刻。从此,手机不再只是通讯设备,而是人类与科技全新交互方式的起点。
手机的发展史,是一部由颠覆性创新书写的史诗。 从摩托罗拉大哥大对移动通信的启蒙,到诺基亚功能机时代的辉煌,再到乔布斯用第一代iPhone重新“发明”了手机,开创了智能触屏时代。每一次跃迁,都结合了对旧范式的打破和对新体验的构想。
创新无疑是刻在这个行业骨子里的基因。
然而,在iPhone开启的智能手机框架成为全球标准后,行业的创新节奏似乎逐渐从“革命”转向了“改良”。 当前旗舰机的竞争焦点,日益聚焦于芯片制程的纳米跃进、影像传感器的尺寸竞赛、散热材料的升级等已有维度的升级。
这种“挤牙膏”式的微创新,本质还是在同一技术架构下的内卷,哪怕苹果自己都未能再带来如初代iPhone那般击中人心的体验革命。
行业的下一次跃迁,需要在原有内卷硬件指标的思维之外,开启一种全新的打破边界、开辟新航道的可能。这个创新需要参与者不仅具备过硬的技术实力,更具备精微的产品定义能力和极大胆的创新勇气。
追觅,一个意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的玩家在此时现身。9月19日,追觅正式宣布将进军手机领域,推出名为“Dreame Space”的旗舰级产品。
在《新立场》看来,追觅的入局像是一场恰逢其时的“登场”,在手机行业演进至当前高度内卷阶段,像追觅这样具备全新视角的参与者,反而能打破原有产业的内部惯性和创新路径依赖,以多元思维缔造新物种。
01、追觅入场,以仰望星空的姿态做手机
智能手机发展到今天,已经是高度成熟的物种,行业已经脱离了基础硬件性能的单一维度竞争,全面迈向体验竞争的时代。
用户已经不再满足在原有功能上修修补补的升级,三、四年前的手机仍然使用成为常态,用户渴望能打动自己的新东西,希望手机这个每日不离身的赛博工具有一些新体验。
产品创新成为这场体验竞争破局的关键。通过对用户需求的深度洞察,追觅将 AI、传感器、计算摄影等技术重构,打造 “解决真痛点” 的升级体验,让成熟的智能手机物种持续焕发打动用户的新鲜感。
不久前追觅官宣了造车,将产品定位为全球超豪华新能源汽车。当大多数人仍在怀疑追觅的造车实力时,追觅科技已经实现了2000MPa航天级热气胀钢、创新的无序对开车门系统等7项全球首创的专利,用切实的行动证明了坚定投入的决心。
入局手机行业,追觅科技也将带来新的可能。它有着创新的底层基因和对技术的极致追求。当年入局扫地机器人行业,追觅科技便突破行业技术垄断,以航天级高速数字马达技术打造产品,开启了在扫地机品类快速披荆斩棘登顶行业第一的旅程。
除了绝对领先的马达技术,追觅科技还沉淀了AI算法、传感器技术、天文级摄影等多类技术。通过高度模块化的技术沉淀和研究方法,它构建了一套支撑不同产业的技术中台,同一种技术可以在不同产品上落地。
可复用的底层技术意味着,追觅可将核心资源投入到最重要技术的研发上,缩短新业务的研发时间和落地速度。
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以仰望星空的姿态去追逐新的物种可能,必然也将带来新鲜的创意。
未上市前便已经获得的亿元订单,也侧面印证了用户对追觅的信任,以及对Dreame Space的期待与认可。
02、Dreame Space,一种新物种的可能
Dreame Space最核心的突破,是为用户打开了一扇连接现实与宇宙的新入口,把曾经专属天文爱好者的深空探索,变成了普通人触手可及的日常。
过去,想要捕捉星云、星轨这类深空景象,往往需要专业的天文望远镜、复杂的后期处理设备,还要避开城市光污染,对普通人而言门槛极高。
但现在,Dreame Space的天文级摄像系统,整合了追觅天文BU的技术积累。例如,从光学层面适配深空拍摄的特殊需求,在数据层面调用长期观测积累的天文数据库,即便在城市高楼间,用户也能通过手机精准捕捉到星云的肌理、星轨的流转。
曾经遥不可及的宇宙,变成了可以握在掌心观察、记录的存在,“仰望星空”也从一种辽远的情感向往,变成了具体的生活体验。
这种颇具人文感的设计让科技成为传递“宇宙诗意”的叙事者,即便身处钢筋水泥的城市,也能通过手机与浩瀚星空相遇。追觅希望在产品中为用户提供科技与人文交融的浪漫。
除了影像体验的升维,Dreame Space还将打造全新的产品使用体验。
追觅的产品生态覆盖生活各类场景,当这些设备孤立存在时,每一款产品都只是独立的个体,用户体验是割裂的。
Dreame Space将通过深度自研的系统,全面串联起其推出的这些室内、室外场景的产品,实现设备间的无缝联动。相较于传统的简单控制单个设备的“万能遥控器”,它更像是一个用户体验“天地互联”空间的“个人智慧枢纽”。
手机,作为目前人与数字世界交互的核心入口,正是追觅生态蓝图中最关键的一块拼图。
而追觅过去发展多年所积累的产业链优势,也将助力其手机产品的落地。追觅已与电池、芯片、显示模组等一线供应商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再加上依托长三角、珠三角成熟的消费电子制造集群,都为其高效整合核心部件资源、确保Dreame Space的量产稳定性与品控奠定了良好基础。
03、创新,永不褪色的驱动力
2007年1月,iPhone发布了一个未完成产品,提出全触屏手机的概念。在当年的手机市场,苹果的创意显得格格不入,没有人相信乔布斯能将手机做成。
当时的微软高级营销总监认为哪怕到 2008 年这款手机的销量也不会超过10万部,但2007年6月底初代 iPhone上市后,只用了 74 天销量就超过了 100 万。
如今,苹果已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之一,不仅改变了行业,更重塑了人们对“手机”的认知。
2025年3月,追觅宣布进军大家电,行业也充满了不理解的声音。半年后,没有开机广告的高清晰电视,能集成养护吹于一体的吹风机,能实现精准送风、不同区域不同风感的空调……追觅用一个个创新产品,惊艳了用户的期待,回应着曾经的“不可能”。
家电业务20亿元的意向订单,是用户跨越时间给出的信任和答案。
追觅在其入局的多个业务中都展现了绝对的产品力和创新能力。它有着一套以用户需求为驱动的创新文化,真正去深入调研用户需求,思考如何解决用户痛点,最终以绝对创新力推出用户满意的产品。
业内少见的组织力和行动力,也为追觅的创新保驾护航。相比大多数企业层层审批的组织架构,追觅已具备全球业务体量,却仍然保持着创业公司的敏捷和活力。多次成功意味着,它具备推动新业务落地的强大组织力。
当技术储备、生态布局、市场需求都指向同一个方向,敏捷的组织力和行动力成为企业本能,创新就成了一道必答题而非选择题。在行业需要新思路时,追觅自然而然地走上了这个舞台。
正如过去多个业务一样,追觅开始了新的旅程,时间会见证它的成长,而追觅已然准备好,以创新的解决方案迎接旅程中的每一个挑战。
悲观者往往正确,但只有相信,才会开始和成功。
*题图及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