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加食品“无主”了?
作者 | 郝文
编辑 | 趣解商业资讯组
9月16日,加加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ST加加”)发布“关于公司变更为无控股股东、无实际控制人的提示性公告”。
公告显示,截至公告披露日,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持有ST加加股份2698400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3.42%,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湖南卓越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2164192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8.79%,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公告显示,因第一第二大控股股东持股比例接近,其他股东持股比例分散,并且公司不存在通过实际支配上市公司股份表决权能够决定公司董事会超过半数成员选任的股东,因此,该公司控股股东将由卓越投资变更为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将由杨振先生、肖赛平女士及杨子江先生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
同时,ST加加强调称,公司处于无控股股东、无实际控制人状态不会导致公司主要业务结构发生变化,不会对公司日常经营活动产生不利影响;不会对公司主营业务和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不会影响上市公司的人员独立、财务独立和资产完整;截至目前未引起公司管理层变动,公司仍具有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
图片来源:公告截图
不过,有业内人士认为,“ST加加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状态,短期看可能会导致决策效率下降,很多重大事项要协商沟通,长期看则可以互相制衡,减少大股东一言堂的问题,在战略方面不排除会出现意见分歧。”
公开资料显示,ST加加创建于1996年,是一家集研发、生产、营销于一体的大型调味食品上市企业,被誉为“中国酱油第一股”,“加加”酱油和“盘中餐”食用植物油是其核心产品。
然而,在公司上市后,ST加加创始人杨振并未聚焦调味品主业,反而频繁涉足房地产、金融等非核心领域,导致资金链紧张。
2018 年,杨振以 ST 加加名义实施违规担保、开具商业承兑汇票、挪用资金等行为,导致公司 2020 年首次被实施 ST。
公司摘帽后,2024 年因委托关联方代加工味精产生 5118 万元损失,且该关联方因环保停产、资不抵债导致资金无法回收,再度被 “带帽”。
与此同时,近几年,ST加加的业绩也大不如前。2020年是该公司的最后高光时刻,当年该公司营收净利润尚处于增长态势,2021年其净利润开始陷入亏损,至2024年,其净利润已连续四年亏损。2025年上半年,其营收为7.33亿元,同比减少7.07%;净利润扭亏,获得835.18万元的盈利。
图片来源:中报截图
2025年上半年,ST加加58%的收入来自酱油产品。在健康观念的驱使下,“减盐”成为当下调味品市场的主旋律。ST加加早在2018年就已开始进行酱油减盐酿造工艺研究,属于较早提出该理念的企业,但在原控股股东拖累的这些年里,海天味业凭借强大的规模实力已成为中国酱油市场的绝对霸主,中炬高新、李锦记、千禾味业等竞争对手也纷纷加大了对酱油产品的研发投入,当下他们皆已推出减盐酱油产品。目前在营收规模上,ST加加早已被中炬高新、千禾味业等甩在身后。
与此同时,当下整个调味品行业也正在面临“寒流”,餐饮市场受挫,与餐饮息息相关的调味品行业也受到波及。今年上半年,除了巨头海天味业营收净利润保持了双增长,中炬高新、千禾味业营收净利润皆出现15%以上的同比下滑。
对于ST加加而言,股权结构的变化是背景音,真正的主旋律,依然是产品、渠道和品牌这些至关重要的经营基本面。在无实控人的背景下,ST加加能否延续2025年上半年的盈利态势,有待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