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环境育人”理念 郑州市儿童福利院焕新升级打造儿童成长乐园
“我家真漂亮,我常常和小伙伴一起荡秋千、捉迷藏、玩游戏……落日余辉下,我和哥哥们在爸爸的陪伴下纵情奔跑,真希望这一刻永远定格!”生活在和美家园的小忠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感,这一切得益于郑州市儿童福利院策划实施的院区硬件环境优化升级改造工程。
近年来,郑州市儿童福利院就把“环境育人”理念融入到儿童养育、康复、教育服务之中,从院区整体设计、环境重塑提升、功能布局优化等方面着手,通过硬件设施的焕新与功能空间的重塑,连续三年精心开展了儿童生活康复环境专项整治行动,为院内儿童打造了一个更加安全、温馨、充满探索乐趣的成长家园。此次升级改造针对院区原有道路、门窗等硬件设施老化的问题,进行了系统性、整体性的规划,涵盖院区道路硬化、墙面廊道粉刷、娱乐康复设施更新、自然探索园打造及门窗焕新和玻璃清洗等改造内容,致力于全方位提升儿童的生活品质、康复体验和探索兴趣。
筑牢安全基底,营造温馨家园
安全是儿童成长的第一道防线。改造工程重点对院区年久破损的道路进行了全面的硬化与平整,消除了安全隐患,为孩子们日常通行和奔跑玩耍提供了安全保障。同时,对全院的门窗、廊道及室内墙面进行了统一的检查、维修和翻新粉刷。为了保障孩子们的身体健康,福利院选用了环保、明亮的色彩,让整个院区环境瞬间变得活泼而温馨,从细节处传递家的温暖与关爱。此外,还进一步优化了“人防+技防+制度”安全工作机制,对监控系统、消防设备及锅炉房、配电间等重点区域定期巡检维修,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和安全培训,全面提升人员安全意识。
孩子们喜欢踩在“红路”上
升级康教设施,赋能快乐成长
游戏和康复是儿童福利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福利院对原有的娱乐康复设施进行了全面评估和更新,引入了多套集趣味性、康复性和安全性于一体的新型设施。这些设施不仅能满足孩子们日常的娱乐需求,更能将身体协调性训练、感觉统合训练等康复目标融入游戏中,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得到锻炼和成长,真正实现了“寓康于乐”。多年来,在建成占地2000平方米的康复中心,每天都有150多个孩子在专业医护人员、康复师的精心照料下,系统开展针灸、蜡疗、熏蒸等10余项专业康复训练,还有近300名适龄儿童在互动多媒体、陶艺坊、熏香坊、舞蹈室等10多个现代化教室里学习语文、数学、绘画、手工、舞蹈、陶艺等专业技能。
康乐设施最受孩子喜爱
打造探索乐园,启迪自然智慧
此次改造中最引人注目的亮点,是匠心打造并融探索性、趣味性于一体的“自然探索园”。这一项目充分利用区域空间,规划引入了植被、小径、小动物、秋千、观察点、精致木屋、蘑菇房等在内的自然元素,形成了一个微缩的自然教育空间。孩子们可以在这里近距离观察动植物、感受自然变化、触摸不同材质的自然物,从而激发他们对世界的好奇心、探索欲和想象力。自然探索园的建立,是将“环境育人”理念从室内延伸至户外的生动实践,为孩子们开辟了一片亲近自然、启迪智慧的乐土。福利院还对院区标志性建筑——钟塔外观进行了美化,加装了钢质架构,重新铺设了板材,增强了安全性和观赏性,使其视觉焦点和文化符号的特征更加凸显。
童趣满满的探索园
午后悠闲地坐在秋千上
“我们坚信,优越的环境是无声的教育。这次院区环境升级改造不仅仅是一次硬件提升,更是我们践行‘让孤残儿童得到呵护、拥有幸福’初心使命的深度体现。”郑州市儿童福利院负责人表示,在更新硬件设施设备和提升整体环境的基础上,为了营造更加浓厚、更有特色、更具情怀的育人成长环境,还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入日常教育,创新载体,发挥身边先进典型的示范导向作用,精心策划院区连廊、楼道、电梯间等公共空间,将其转化为生动的德育与爱国主义教育阵地。通过设立模范长廊、荣誉墙、光荣榜,图文并茂地展示身边模范、敬业标兵、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或组织党员、退伍军人走进学校和课堂,讲述“身边人”的平凡而闪耀的故事……这些“看得见”的榜样,使抽象的价值观变得具体可感,通过生动的事例讲述和细节呈现,让“冰冷说教”的育人环境变得温暖、充满理解和被认可,使孩子们在日常行走坐卧间都能感到满满的正能量,更能从他人的奋斗中获得克服困难、向上生长的力量。
修缮一新的钟塔
目前,全部工程业已完成,焕然一新的院区环境已获得了孩子和职工们的一致好评,育人成效显著。今后,郑州市儿童福利院将继续坚守“环境育人”理念,持续深化“和美家园”“听心语”“童梦圆”、“蓝手杖”等服务品牌内涵,结合儿童需求,不断优化养育、教育、康复模式,为特殊儿童群体撑起一片更加晴朗、美好的天空。(李新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