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控氮、智慧除磷!中原环保技能人才这样守护城市水环境
中原网讯(许静谊)在喜迎全国技能大赛之际,郑州本土企业中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正以技术创新驱动绿色转型。通过搭建劳模创新工作室、开展技术攻关,一批来自生产一线的“郑州工匠”成功研发多套智能系统,实现了污水处理精准降耗、节能减碳,走出了一条“技能强企、智造绿水”的郑州路径。
从“经验控制”到“精准智控”
污水处理过程中,总氮控制一直是行业难点。以往靠经验调控,效果难以稳定。而在中原环保郑东水务公司,由劳模领衔的创新工作室团队自主研发了“生物池总氮智能控制系统”,实现了从“人工判断”到“智能调控”的跨越。
该系统的核心在于给生物池装上了“眼睛”—— 在生物池缺氧段末端安装在线监测仪,实时监测氨氮和硝酸盐氮,瞬间判断脱氮效果。通过记录上千组数据,反复推算验证,团队建立了两大核心算法:硝态氮浓度与外碳源投加量的精确计量关系,以及总氮目标去除率与硝化液回流比的动态 逻辑关系。这些算法被写入PLC控制程序,与碳源投加泵和回流泵无缝联动,实现了精准靶向控氮。不仅解决了传统方式滞后、波动大的问题,还可年均节约药剂成本约74万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40吨,真正实现了“环保与降耗”双赢。
除磷加药是另一个技术痛点。过去就像“看着昨天的体检报告开药”,缺乏实时性和精准性。
郑东水务公司项目团队自主研发了“智能除磷加药系统”,在进水端、二沉池和出水口分别设置监测点,实时获取水质参数,通过PLC控制系统自动调节加药量,就像为污水处理厂装上了一套“智能神经”,可实现提前预测、实时反馈、自我优化。该系统投入使用后,吨水药剂单耗降低15%以上,每年节省除磷药剂费用约25万元。
“技能强企、智造绿水”的郑州实践
这两项技术均来自中原环保一线职工的实战经验,目前已成功应用于郑州本地污水处理场景,并形成良性技术循环。这两项创新技术,不仅解决了污水处理中的实际难题,更彰显了公司对技术创新的重视和对职工创新精神的鼓励。通过搭建劳模创新工作室等平台,激发了一线技能人才的创新活力,推动了企业技术水平的持续提升。
在“技能强企”的道路上,中原环保正以实际行动践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随着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的到来,郑州的“控氮先锋”与“磷准智控”创新故事,将成为激励技能人才共同进步的生动教材。
当郑州的污水在智能系统的精准调控下变得清澈,当每一滴水都承载着科技与匠心的温度,中原环保的“技能强企”之路,正书写着新时代郑州环保人的使命与担当。这不仅是企业的发展,更是郑州这座“绿城”向更美、更绿、更可持续的未来迈进的缩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