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郑州(新密)外国语学校举行“九一八”爱国主题教育活动!

教育视点 原创

2025-09-18 19:25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悍然发动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自此东北大好河山沦陷敌手,中华民族陷入深重的民族危机。这段屈辱的历史,是中国人民心中永远的痛,也是激励我们奋发图强、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精神动力。

以历史之光,照亮前行之路,为铭记这段不容忘却的历史,2025年9月18日上午7时10分,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郑州(新密)外国语学校在国旗广场隆重举行"铭记九一八国耻,争做新时代爱国青年"主题教育活动。全校师生共同参与,以庄严的仪式回顾历史、缅怀先烈,激发爱国情怀与责任担当。

7时20分,防空警报准时响彻校园,主持人刘治泉老师带领全体师生肃立默哀一分钟。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师生们低头默哀,深切缅怀在战争中牺牲的同胞,无声的沉默中饱含着对历史的铭记和对和平的珍视。

历史回响—明理增信守初心

历史教师张明慧在庄重的氛围中,为全校师生回顾了九一八事变那段沉痛的历史。她以凝练而有力的语言,讲述了1931年9月18日晚日军制造"柳条湖事件"、炮轰北大营的历史事实,指出这是中华民族必须永远铭记的"国耻日"。张老师强调,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汲取"落后就要挨打"的深刻教训。她希望同学们将爱国情怀转化为具体行动:在课堂上认真学习,在生活中尊重历史,在成长中立志报国,以实际行动践行"少年强则国强"的责任与担当。

青春誓言—砥砺前行担使命

高一年级4班钱文萱同学作为学生代表发言,分享了关于历史与青年责任的深刻思考。谈到新时代青年如何爱国,她认为:认真听好历史课是对历史的尊重;拒绝历史谣言是对责任的担当;全力以赴取得好成绩是为强国打下基础。她强调,爱国不需要惊天动地,更需要脚踏实地。最后,她号召全体同学将"九一八"的警醒铭记于心,用课堂上的专注、作业上的认真和生活中的自律,证明新时代青年能接好历史的接力棒,成为让祖国骄傲的栋梁之才。

领导寄语—铭记历史奋楫行

王训启校长发言,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守护和平、奋力前行。他代表学校向全体师生发出三点倡议:第一,做历史的"传承者"。要以史为鉴,读懂历史背后的精神,了解先辈们用血泪换来今日和平的不易,让历史记忆成为成长的力量。第二,做时代的"奋斗者"。要将爱国情怀融入日常,教师潜心育人,学生刻苦求知,用课堂上的专注、作业本上的认真和面对困难时的韧劲,诠释新时代的担当。第三,做未来的"建设者"。要始终保持理性与清醒,既要牢记历史苦难,又要具备开阔视野,用知识武装头脑,以建设者姿态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王校长最后强调,"九一八"的警报声会远去,但历史的警醒永不能忘。希望大家把铭记刻在心里,把担当扛在肩上,让青春在爱国奋斗中闪光。

庄严宣誓—铿锵誓言表决心

高一3班王博同学带领全体学生举起右拳,庄严宣誓:"铭记历史,勿忘国耻;青春立誓,奋斗担当;勤修学识,砥砺品格;守护和平,捍卫家国;不负时代嘱托,争做强国栋梁!"铿锵有力的誓言回荡在校园上空,展现了青年一代的责任与担当。

此次主题教育活动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回望,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和力量的凝聚。它以仪式化的教育形式,在师生心中深植家国情怀,让历史的警钟长鸣于心,让爱国主义的旗帜在新时代高高飘扬。

通过这样的教育活动,学校致力于培养既有国际视野又具家国情怀的时代新人,让青年一代在铭记历史中汲取智慧,在缅怀先烈中传承精神,在庄严宣誓中坚定信念,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供稿:郑文献

责编:赵讯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