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清毒品“伪装衣” 共筑社区“防毒堤”
为全面提升社区居民识毒、防毒、拒毒能力,筑牢禁毒安全防线,9月17日,在郑州市公安局禁毒支队的指导下,管城分局禁毒大队携手北下街街道办事处、北下街派出所及舜华禁毒社工,走进西昌社区活动室,开展了一场以“禁毒知识零距离”为主题的宣传活动。通过仿真毒品教具、禁毒宣传手册等,为居民带来一堂生动的禁毒教育课,推动禁毒理念深入民心。
活动现场,社区民警手持仿真毒品吸引了大批居民好奇心。数十种高度仿真的毒品模型整齐陈列,既有海洛因、冰毒等传统毒品,也有伪装成“奶茶粉”“跳跳糖”“巧克力”的新型毒品,甚至包括贴纸模样的“邮票毒品”。禁毒社工手持模型,结合典型案例向居民详细讲解:“这些看似无害的零食包装,实则是新型毒品的‘伪装外衣’,青少年尤其容易中招。大家一定要警惕陌生人递来的食物,避免误入毒品陷阱。”
“原来毒品还能伪装成孩子爱吃的零食!以后带孩子出门可得多留心了。”居民李阿姨在仔细观察模型后感慨道。一位年轻妈妈则用手机拍下模型照片,表示要将图片分享到家庭群,提醒亲朋好友共同防范。社区民警与禁毒社工分工协作,民警重点讲解禁毒法律法规,强调涉毒行为的法律责任,并分享近期破获的涉毒案件警示教训;禁毒社工则通过发放图文并茂的《禁毒知识手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普及毒品危害、防毒技巧。手册中特别标注了举报涉毒线索的渠道和奖励政策,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禁毒监督。
针对社区内老年居民较多的情况,民警与社工特意采用方言讲解,提醒老年人警惕“免费保健品”“特效药”等涉毒骗局,并叮嘱他们看护好孙辈,避免接触可疑人员。
本次活动通过直观的仿真毒品展示、贴近生活的案例讲解和精准的分众化传播,有效提升了居民对毒品特别是新型伪装毒品的辨识能力和防范意识,营造了“禁毒防毒、人人有责”的社区氛围,为构建平安无毒的幸福家园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文:王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