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音乐会+讲述”,河南机电开学第一课这样讲!

河南省教育网 转载

2025-09-18 10:23

9月15日,河南机电职业学院2025年秋季“开学第一课”顺利开讲。校长闵志宇以“铭记抗战史 淬炼青春志”为题为全体师生讲授“开学思政第一课”,“交响音乐会+讲述”以历史为线,以音乐为引,聚焦承载民族精神的经典音乐,打造“音乐+思政”的鲜活场景,上演一堂浸润心灵的爱国教育课抗战主题思政课。

学校在图文中心设主课堂,在各二级学院设分课堂,全校师生3万人线上线下同步聆听学习。

思政第一课:树立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

闵志宇首先对近万名2025级新同学表示热烈欢迎,祝贺大二、大三的同学们重返校园、走进线场,开启新一段充满挑战与收获的学习成长旅程。

第一篇章:苦难·松花江上忆国殇。伴随着《松花江上》悲壮激昂的旋律,闵志宇从“铭记抗战史”出发,带领大家一起回望了烽火连天的岁月,从先烈的抗争中汲取奋斗的力量,从历史的回响中找准成长的方向,把“淬炼青春志”的信念深植心中。

第二篇章:抗争·黄河怒吼卫家国。“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全民族抗争的热血,孕育出了震撼人心的《保卫黄河》。《黄河大合唱》唱尽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更唱出了中华儿女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

第三篇章:胜利·红旗高扬迎曙光。14年浴血奋战,最终迎来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看!胜利的红旗在迎风招展!听!《红旗颂》寄托了我们对无数革命先烈的深切敬意,表达了我们对胜利的喜悦之情。胜利的曙光已经照亮,一个崭新的中国正在从废墟中崛起!

第四篇章:强国·强军战歌号角响。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一件件国之重器,不只是军队战斗力的象征,更是国家综合实力的硬核名片。《强军战歌》响起,今天的我们,也必将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勇担强国使命,以技能为刃、以奋斗为盾,让国家的安全屏障更坚固,让发展的动力引擎更强劲!

第五篇章:传承·我与祖国共奋进。八十载光阴流转,伟大抗战精神从未褪色。新时代新征程,河南机电职业学院也在践行技能报国的教育使命中,凝聚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克难攻坚”的“机电精神”,努力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

当一曲曲经典化为可感的家国情怀,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的课堂里得到传承与回响。音乐穿越时光,精神熠熠生辉。红色基因与家国情怀,深深镌刻在年轻的心房,成为学子们奋进人生的精神加油站。

《我和我的祖国》前奏响起时,精彩的“思政第一课”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同学们纷纷表示,将切实做到厚植爱国情怀,笃行报国之志;培养爱校情感,共创学校辉煌;珍爱生命价值,书写精彩人生。用学到的精密技术,制造出顶天立地的大国重器;用练就的过硬本领,支撑起中国制造的脊梁;用传承的工匠精神,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答卷!

校史第一课:传承精神再出发

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学校关工委委员、校史与校友办原主任于莹教授带领学生穿越河南机电七十余年办学风雨,从四十余万字的校史书稿中见证“机电精神”。于莹娓娓道来,带领师生一起聆听岁月回响,了解学校的发展历程,感悟学校的精神传承,汲取奋进的力量。

心理第一课:成长故事共分享

下午的“心理健康课”别出心裁、趣味横生。这节课以“心理论坛”的形式,邀请心理咨询师、学管领导、医生、学生代表等,围绕《同屋·同伴·同行——共建我们的和谐家园》这一话题,与同学们面对面对话,为大家提供适应新学期、赋能新成长的“心理钥匙”,帮助大家以积极阳光的心态,迎接三年美好的大学生活。

安全第一课:薪火相传向未来

“安全课”邀请到新郑市龙湖镇派出所反诈专员吴文渊警官,讲授必备的反诈“防身术”,助力师生构建网络信息安全防线,打造守护人身与财产安全的坚实“盾牌”。

师生热议:青春与祖国同行

四堂课层层渐进,从思想引领到历史传承,从心灵守护到安全防护,深入浅出,心意满满。同学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将以饱满的姿态,开启精彩的大学生活!一起来看——

“今日的开学第一课,于我而言,不仅是一次仪式,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河南机电职业学院以独特的‘线场模式’和深厚的工学结合底蕴,为我们呈现了一堂关于成长、责任与未来的生动课程。”

“音乐学院师生演奏的五首红歌,非常优美动听,给我带来极大的震撼。我感受到了美和感动!”

“开学第一课,对于我以及全体同学来说不仅仅是一次仪式,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今年的主题中,既有对家国情怀的深情呼唤,也有对青年责任的殷切期望。作为河南机电的一名学子,我感受到了学校对我们成长的关心,也更加明确了自己未来的方向。”

新学期孕育新希望

新起点呼唤新作为

全体机电人将砥砺奋进

坚定理想信念

厚植家国情怀

体现职教担当

培育大国工匠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跑出精彩人生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